寄曹云台(其一)

尚记梅花否,相看只有君。

肯辜清夜梦,去管华山云。

帆到知何日,诗今瘦几分。

惟应问安处,晓角月中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你还记得梅花吗,只有你与我共赏。
你愿意辜负这清冷夜晚的梦境,去追逐华山的云雾吗?
何时你的船会到达,如今我的诗又消瘦了几分。
只应询问你的消息,清晨的号角声中在月光下听见。

注释

梅花:梅花,象征高洁或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君:你,指对方。
清夜梦:清冷夜晚的梦境,可能象征着对远方的期待或思念。
华山云:华山的云雾,可能代表遥不可及的目标或理想。
帆到:船到达,可能指对方的归期或消息。
问安处:询问平安的地方,即对方所在之处。
晓角月中闻:清晨的号角声在月光下听到,表达对远方的想象和期待。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方岳的《寄曹云台(其一)》,它通过对梅花和华山云的吟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淡远,充满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怀。

"尚记梅花否,相看只有君。" 这两句开头便设定了诗人的独特视角,只有那清冷孤傲的梅花与他相对,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和共鸣,也预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肯辜清夜梦,去管华山云。"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超然物外之情怀,他宁愿选择在清凉的夜晚与华山云做伴,那种超凡脱俗的情愫,让人不禁感慨。

"帆到知何日,诗今瘦几分。" 帆影指示着时间的流逝,也代表了诗人的等待和憧憬,他问自己何时才能达到心中的彼岸?同时,"诗今瘦几分" 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艺术上的追求与自我评价,表达了一种对诗歌艺术不断精进的态度。

"惟应问安处,晓角月中闻。"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远方朋友的关切,他愿意在清晨的钟声和明亮的月光中,通过某种方式去感知对方的平安,这里的"晓角月中闻" 则是一个美丽的意象,也映射出诗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寄题朱塘晦翁亭

吾州断云边,山水则大好。

不知几何年,有一晦翁老。

去为考亭人,草树日枯槁。

儿时所钓游,岂不槩怀抱。

归来乎令威,杖屦费幽讨。

寒绿翁家塘,昨梦几倾倒。

田田君子花,籍籍书带草。

谁其月三间,聊以寄吾浩。

翁今为飞仙,落叶纷不扫。

滕侯所书绅,岁月略可考。

诸郎表章之,三峰倚晴昊。

藐予抱遗书,生世恨不早。

至今章句间,兀兀首空皓。

缅怀草堂云,春风动芹藻。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寄题龚国录见山阁

吾州百嶂千峰低,斗大山城去山咫。

萦青缭碧玉四围,晓色苍寒莫烟紫。

山中见山何足奇,此妙未容儿辈知。

诸方不具顶门眼,宁了芥子藏须弥。

我曾风月堂西醉,鞠草离离败人意。

摩挲龛壁几屏篁,谁破天悭出岚翠。

恨我不识今楚龚,丘壑可想崔嵬胸。

凿开埋雨三三径,跳出撑云六六峰。

骑䲔老仙滴诗砚,元气淋漓冰片片。

翩然下视世间人,对面有山渠不见。

形式: 古风

排门夫

一家一夫排门起,五家一甲单出里。

夫须袯襫潦雾愁,与官输木供边垒。

沙场草青胡运衰,军书抵急飞尘埃。

官须排杈二十万,岩邑配以三千枚。

黠贪分头挼掌唾,田里宁容高枕卧。

望青径指三尺坟,踏白邀为万金货。

残尔冢,尔勿嗟,行取金钱宁尔耶。

小人所忧在一饭,政坐尔冢残吾家。

待吾举火者百指,母已癃病儿垂髽。

社朝浸种亦已芽,秧田未翻生荠花。

吏呼劝农今几日,典衣已供塘堨册。

九年回首奈若何,梦绕江南与江北。

形式: 古风

晚汎草塘有鱼入舟呼童鲙之适见瑞莲骈植与客赋首尾吟(其二)

柳边又报瑞莲开,持与南薰讨论来。

君子花宁儿女态,隐居人岂艳阳才。

一经在昔曾双荐,三世于今不异财。

自有老天知我在,草塘晚汎亦佳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