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深入荒山的情景,以及旅人面对明日长途跋涉的疲惫与无奈。首句“暝入荒山近十里”,以“暝”字点明夜幕降临,而“荒山”则暗示了环境的孤寂与险恶,加之“近十里”的距离,营造出一种远离人烟、旅途艰辛的氛围。接着,“茅屋人家隔溪水”一句,通过“茅屋”和“溪水”这样的意象,既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也与前文的荒山形成对比,暗示了旅途中偶得的慰藉。
“青灯一夜不成眠”,进一步刻画了旅人的内心状态。在昏暗的灯光下,时间仿佛凝固,旅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不仅反映了身体的疲惫,更深层地揭示了心灵的孤独与焦虑。最后一句“明日长征又如此”,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当前境遇的无奈。这句话不仅总结了诗的主题,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旅途无尽艰辛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旅人在艰难旅程中的心境变化,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