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偶成十首(其八)

知美斯已恶,何况乐群称。

至道本平实,神鬼忌高明。

所以先哲言,为善无近名。

如何薋菉葹,欲播蕙芷馨。

志士宝心骨,浮俗吠虚声。

安得遁世俦,相与效鸿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冬日偶成十首》中的第八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的深刻思考。首句“知美斯已恶”意味着认识到美好的事物,同时也明白其中蕴含的瑕疵或缺陷。接着,“何况乐群称”则指出在享受群体生活的同时,也应警惕因过度追求名声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至道本平实,神鬼忌高明”两句,强调了真正的道理在于朴实无华,而过于高调的行为往往会引起神鬼的忌惮或不悦。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低调行事、避免招致非议的哲学思考。

“所以先哲言,为善无近名”进一步阐述了先贤们的教诲——做好事不应追求名声,真正的善行应该是出于内心的真诚,而非为了获得外界的认可。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实践的深刻理解,即真正的美德不应被世俗的评价所左右。

后半部分“如何薋菉葹,欲播蕙芷馨”使用了比喻手法,将杂草(菉葹)与香草(蕙芷)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风气的担忧,以及希望人们能够像香草一样散发出正直与美德的气息,而不是被杂草般的负面行为所影响。

“志士宝心骨,浮俗吠虚声”则赞扬了志士仁人坚守内心的价值观,不受浮躁世俗的干扰,而那些追逐虚名的人则如同吠叫的狗,徒增喧嚣。这表明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推崇,以及对社会上浮躁风气的批判。

最后,“安得遁世俦,相与效鸿冥”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隐士,一同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远离尘世的纷扰。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道德修养、社会风气和个人追求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日偶成十首(其九)

大圣有定业,何况兹凡浊。

多福难自求,祸患依前躅。

劳劳亦何为,儿女同笑哭。

颜夭蹠乃寿,顺逆多反覆。

安得达命人,任运保幽独。

形式: 古风

冬日偶成十首(其十)

我心殊靡定,何况他肺肠。

己物无二体,君子贵自强。

曾闻二十劫,诸道共相将。

胡为夏与冬,一岁判炎凉。

圣贤在一决,好恶宁有常。

未达法源底,怀忧欲成狂。

安得曼殊剑,破此梦幻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刘老翁

河东止一家,夫妇俱老瘦。

膝下无儿孙,篱外无鸡狗。

我来度木桥,疾走出门候。

麦饭杂菜羹,呼佛不离口。

形式: 古风

黑雪

关东有黑雪,今乃睹其形。

青天无纤云,皎日争光明。

土人指往事,曰此非佳徵。

清白本其性,远近无殊称。

厥色稍不如,遂加以黑名。

雪尔宜自慎,最险是人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