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孙欢伯大令寿,以其先人子和先生义钧所绘吴门清荫禅院延秋雅集图遗卷索题

借酒寻欢,携筇选胜,烟波自结鸥盟。

梵宇尘空,苔痕略扫闲庭。

疏华点染清凉界,悟时禅,鼻观香生。好光阴。

文宴流连,想像承平。

而今莫说南朝寺,叹江山半壁,地棘天荆。

耆旧风流,惟馀劫后丹青。

苏台鹿走无人问,怕伤时、佛泪先零。

任萧萧,万叶梧桐,做尽秋声。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词以饮酒赏景为引,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画面,表达了对清幽禅意生活的向往。"梵宇尘空"写出了寺庙的清净,"苔痕略扫闲庭"则显出环境的雅致。"疏华点染清凉界"进一步渲染了清凉禅意的氛围,"悟时禅,鼻观香生"则寓含了修行者的内心体验。

词中通过"文宴流连,想像承平",回忆往昔的文人雅集和太平景象,与现实中的江山破碎形成对比,"南朝寺"和"地棘天荆"暗示了国事的衰败。"耆旧风流,惟馀劫后丹青"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苏台鹿走无人问"引用典故,表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佛泪先零"更是深沉哀伤。最后,词人以"万叶梧桐,做尽秋声"收尾,寓言凄凉的秋景,象征着时代的悲凉和个人的无奈。

整体来看,黄燮清在这首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清雅禅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际遇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题龙岩临清杀贼图,咸丰甲寅三月初七夜事

蔡州风雪昆仑月,奇功半由昏夜。

闲道衔枚,乘虚破竹,旂鼓真从天下。纵横阵马。

剩百骑穿营,锦帆兴霸。

力洗妖腥,大河奔浪势倾泻。

东南数年格斗,劫灰犹未净,搔首嗟讶。

白骨云屯,黄金土掷,安得江山清暇。公真健者。

使十万么么,望尘惊怕。特将纷纷,战勋谁继也。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高阳台.高次愚上舍索题梅窗读书图,时越中不守,杭城被围

玉碎疏帘,茶温小阁,东风才逗横枝。

雪海无尘,生绡雅称题诗。

香吹纸墨人俱韵,赋游仙、高卧偏宜。但依依。

梦里江南,费尽相思。

吴山越水登临地,叹画中泉石,虏骑纷驰。

粉本倪黄,可怜风景都非。

伤心世界君休问,看烟云、起灭移时。怕迟迟。

春到孤山,鹤瘦难支。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惜余春慢

傅粉临妆,凝脂扶醉,上巳初晴时序。

嫣然欲笑,澹不胜情,如对玉人三五。

曾记愔愔画廊,把酒看伊,燕憎莺妒。

怕匆匆开落,传神摹艳,要春留住。

谁信道、愁入芙蓉,芒生荆棘,一霎催花风雨。

楼台泡影,翰墨沧桑,忍忆那回尊俎。

不是天台梦游,自出山来,恁时归去。

问仙源鸡犬,总难忘却,画图重补。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高阳台.苏小小像,为如冠久观察题

笑颊红欹,娟眉黛远,天然画里真真。

艳迹依稀,难忘油碧车尘。

东风蝴蝶怜芳草,尚思量、往日罗裙。

断桥边,楚楚垂杨,可是前身。

旧游每忆西泠路,访埋香小冢,一奠清尊。

我辈情多,悠悠隔世伤神。

落花满地沧桑泪,料蘼芜、也化愁根。

待何时,劫尽春回,重与招魂。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