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山中别业

树老野泉清,幽人好独行。

去闲知路静,归晚喜山明。

兰芰通荒井,牛羊出古城。

茂陵秋最冷,谁念一书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老树傍着清澈的野外泉水,隐士喜好独自漫步。
悠闲出行时深知道路的宁静,晚上归来喜欢山间的明亮。
兰草和菱藕连接着荒废的水井,牛羊走出古老的城墙。
茂陵的秋天最为寒冷,有谁能想起一个书生呢?

注释

树老:树木年老,形容树龄大。
野泉清:田野中的泉水清澈。
幽人:隐居的人,这里指诗中的主人公。
去闲:出门时的闲适心情。
路静:道路的宁静。
归晚:傍晚归来。
山明:山在夕阳下显得明亮。
兰芰:兰花和菱角,象征清新高雅。
荒井:废弃不用的井。
牛羊出古城:牛羊在古城遗址附近游荡。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代指秋天的寒意。
一书生:一个读书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村秋景,抒发了诗人独自漫步于自然中的情怀。"树老野泉清"设定了整体氛围,古老的树木和清澈的野泉营造出一片幽静。"幽人好独行"则是对这种环境的享受与向往,诗人喜欢在这般环境中独自漫步。

"去闲知路静"表达了诗人外出时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感知,即使是在平日不经常走动的小道上,也能体会到一种宁静。"归晚喜山明"则是对傍晚时分,山色更加鲜明的欣赏,这种景象令诗人感到愉悦。

下两句"兰芰通荒井,牛羊出古城"描绘了一幅荒废古井旁生长着兰花和芋头,以及牛羊从古老城墙中穿行的画面。这种场景不仅展示了时间的流逝,更强化了自然与历史交织的意象。

最后两句"茂陵秋最冷,谁念一书生"则是对孤独感受的抒发。在寒冷的秋天,诗人独自一人在茂陵附近徘徊,没有人关心这位埋头书卷中的人。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也反映出他对于知识与学问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孤寂,同时也透露出对学识和文化传承的一种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337)

卢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字:允言
  • 籍贯: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 生卒年:739年—799年

相关古诗词

秋晚河西县楼送浑中允赴朝阙

高楼吹玉箫,车马上河桥。

岐路自奔隘,壶觞终寂寥。

芳兰生贵里,片玉立清朝。

今日台庭望,心遥非地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秋晚霁后野望忆夏侯审

天晴禾黍平,畅目亦伤情。

野店云日丽,孤庄砧杵鸣。

川原唯寂寞,岐路自纵横。

前后无俦侣,此怀谁与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赴池州拜觐舅氏留上考功郎中舅

孤贱易蹉跎,其如酷似何。

衰荣同族少,生长外家多。

别国桑榆在,沾衣血泪和。

应怜失行雁,霜霰寄烟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卫司法河中觐省

出身因强学,不以外家荣。

年少无遗事,官闲有政声。

晓山临野渡,落日照军营。

共赏高堂下,连行弟与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