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江邻几送客回同过金明池(其一)

送别西亭车马尘,天池回傍欲迷津。

画船龙尾何时发,丹杏梢头漏泄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在西亭的送别中,车马扬起的尘土弥漫
天空倒映在池塘,仿佛回旋的路径让人迷失方向

注释

车马尘:形容车马众多,尘土飞扬。
天池:可能指湖泊或者开阔的水面。
迷津:形容路途或景色令人迷茫,不知所措。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
龙尾:船尾的装饰,常以龙的形象象征尊贵。
何时发:询问船何时启程。
丹杏:红色的杏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梢头:树枝的顶端。
漏泄春:透露出春天的信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和江邻几送客回同过金明池(其一)》中的片段,描绘了送别友人后的情景。"送别西亭车马尘"一句,以车马扬起的尘土渲染出送别的热闹与离愁,西亭可能是送别的地点。"天池回傍欲迷津"则写出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望着友人离去,金明池的景色似乎都变得模糊不清,暗含着对友人行程的担忧。

"画船龙尾何时发"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的离去,想象着画船如同龙尾般在湖面滑行,但出发的时间却未定,流露出期待与不舍的情绪。"丹杏梢头漏泄春"以春天的丹杏透露出季节的转换,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也寓言着友人离去后,诗人只能从春色中寻找慰藉。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未来的淡淡哀思。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江畔

江畔菱蒲碧无主,吴牛夜?江干归。

舟人不悟月已上,花脚野蚊撩乱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灯花

灼灼生寒烬,终朝照席明。

从教占有验,燃灭本无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考试毕登铨楼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

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至第四铺二首(其二)

轻舟已过第四铺,忆著阳关末尾声。

怊惆杜公行底急,白醪何处得同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