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第四铺二首(其二)

轻舟已过第四铺,忆著阳关末尾声。

怊惆杜公行底急,白醪何处得同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小船已经驶过了第四座渡口,耳边还回响着阳关曲的最后旋律。
心中惆怅,不知杜公此刻行踪如何,何处能共饮一杯白酒呢?

注释

轻舟:形容小船。
已过:已经过去。
第四铺:指第四个渡口。
忆著:回忆着。
阳关:古代送别的歌曲《阳关三叠》。
末尾声:结束时的旋律。
怊惆:惆怅、心事重重。
杜公:泛指友人或古人,这里可能是杜甫或其他姓杜的人物。
行底急:行程匆忙,不知去向。
白醪:白酒。
何处:哪里。
得同倾:能够一起畅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至第四铺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轻舟过铺为引子,引发对阳关曲调的回忆。"轻舟已过第四铺"描绘了舟行的轻快,而"忆著阳关末尾声"则暗示了诗人对离别或远方的思念,阳关曲常与离别之情相连。接着,诗人感慨"怊惆杜公行底急",表达了对友人杜公行程匆匆的忧虑,以及自己无法与之共饮白醪(淡酒)的遗憾。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细腻,寓情于景,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友情的怀念。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至第四铺二首(其一)

第四铺前风雨急,搭河过尽不忧滩。

却愁蓬漏沾征橐,始信人间行路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观永叔画真

良金美玉不可画,可画惟应色与形。

除却坚明尽非宝,世人何得重丹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观刘元忠小鬟舞

桃小未开春意浓,梢头绿叶映微红。

君家歌管相催急,枝弱不胜花信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观张中乐书大字

芝旭驰名世有孙,大书如晓过秋原。

长松怪柏皆成炭,豫氏观傍不解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