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其一)

此老已云殁,邻人嗟亦休。

竟无宣室召,徒有茂陵求。

妻子寄他食,园林非昔游。

空馀穗帷在,淅淅野风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这位老人已经去世,邻居们也为此感叹不已。
他终究没有被召入宣室(汉代宫殿,象征君王咨询贤士的地方),只是像司马相如那样,死后希望葬在茂陵(汉武帝陵墓,象征帝王之位)。
他的妻子和孩子依靠别人供给食物,家中的园林也不再是他往日游玩的地方。
只剩下那张曾经遮阳挡雨的帷幕,秋风吹过,发出瑟瑟声,显得空荡而凄凉。

注释

此老:这位老人。
云殁:去世。
嗟:感叹。
休:停止。
宣室:汉代宫殿,象征君王咨询贤士的地方。
召:召见。
徒:只,仅仅。
茂陵:汉武帝陵墓,象征帝王之位。
妻子:妻子和孩子。
他食:别人的供给食物。
昔游:往日的游玩。
穗帷:遮阳挡雨的帷幕。
淅淅:形容风声。
野风:野外的风。
秋:秋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去世后的凄凉景象。开篇“此老已云殁,邻人嗟亦休”两句,表达了老人逝世后,连邻里间的叹息声也随之消散,显得出世事的淡漠与无常。接着“竟无宣室召,徒有茂陵求”则写出了这位老者生前可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尊荣,只是在死后被人怀念而已,透露出社会对待英雄与贤者的冷酷。

诗中“妻子寄他食,园林非昔游”两句,描绘了老者家人的境况,他们不得不依赖别人来维持生计,而曾经美好的庭院也已不再是往日的风光。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与家庭困顿的现实。

最后,“空馀穗帷在,淅淅野风秋”两句,则通过对老者遗留下来的空房和随风飘摇的帐幔,以及秋天萧瑟的风声,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哀伤的情怀。诗人借此抒发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对生命易逝与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展示了杜甫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其二)

燕入非旁舍,鸥归祗故池。

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

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

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严中丞枉驾见过

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

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

扁舟不独如张翰,白帽还应似管宁。

寂寞江天云雾里,何人道有少微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

日临公馆静,画满地图雄。

剑阁星桥北,松州雪岭东。

华夷山不断,吴蜀水相通。

兴与烟霞会,清樽幸不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

非关使者徵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

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

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