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亭

西竺峰飞小朵来,闲僧曾共倚崔嵬。

寒惊玉匣光初泻,晓怯冰壶冻未开。

云外有香丹桂落,洞中无月白猿哀。

当年洗耳人何在,拟勺清泠酹碧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西竺峰上飞来了小小的花朵,我曾和闲散的僧人一同倚靠在高峻的山岩边。
寒冷的夜晚,如同美玉的匣子刚打开,光芒乍现;清晨时分,冰壶仍未解冻,令人胆怯。
云层之外飘落着桂花的香气,洞穴之中没有月亮,只有白猿发出悲哀的啼声。
那个曾经洗耳恭听的人如今在哪里?我想用清冷的水洒向青苔,以示怀念。

注释

西竺峰:指代一座名山。
小朵:形容花朵小巧。
闲僧:悠闲的僧人。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
寒惊:因寒冷而感到惊讶。
玉匣:比喻明亮的月光或宝石般的光泽。
冰壶:比喻清澈如冰的月光。
开:解冻。
云外:指云层之上。
丹桂:红色的桂花,象征高洁。
洞中:指深山洞穴。
白猿:象征孤独或哀伤。
当年:过去的时候。
洗耳人:指有故事的古人,如许由洗耳的故事。
拟:打算。
酹:洒酒祭奠。

鉴赏

这首诗名为《冷泉亭》,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作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竺峰上冷泉亭的景象,展现了其幽静与神秘。首句“西竺峰飞小朵来”形象地写出了泉水从山峰飘落的动态,暗示了泉水源头的高洁。次句“闲僧曾共倚崔嵬”则透露出诗人与僧侣一同欣赏此景的往事,增添了历史感。

颔联“寒惊玉匣光初泻,晓怯冰壶冻未开”运用比喻,将泉水比作玉匣和冰壶,描绘了泉水在寒冷中流淌的晶莹剔透,以及早晨尚未完全融化的冰凉。颈联“云外有香丹桂落,洞中无月白猿哀”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通过丹桂飘香和洞中白猿的哀鸣,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寂寥的氛围。

尾联“当年洗耳人何在,拟勺清泠酹碧苔”借典故表达对先贤的怀念,洗耳人即指许由,他曾拒绝尧的禅让,选择隐居山林。诗人感慨,如今那些曾在此洗涤心灵的人已经不在,只能用清泉洒向青苔,寄托自己的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冷泉亭的描绘,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追思。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宛陵道院

阙角溪城下,千年黑蟒蟠。

云深仙宅窅,竹密醮坛寒。

汉量铜花绿,隋钟火籀丹。

天风步虚静,微月听鸣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终日

终日怀人凭曲栏,馀阴未放客衣单。

祇缘二月风光澹,别作一般天气看。

梅粉有香销夜雨,柳丝无力受春寒。

闲情漠漠难拘管,自逐轻鸥下急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采桑行

妾本秦罗敷,家住曲江曲。

门前杨柳青,春风啼布谷。

树头桑初芽,家家蚕始浴。

相呼出采桑,采桑如采玉。

屈曲回高枝,攀条剪柔绿。

朝晴采桑南,暮雨采桑北。

采得桑归迟,小姑怨相促。

陌上绮罗人,问妾眉何蹙。

妾恨妾自知,问妾何所欲。

消磨三十春,渐喜蚕上簇。

七日收得茧百斤,十日缫成丝两束。

一丝一线工,织成罗与縠。

百人共辛勤,一人衣不足。

举头忽见桑叶黄,低头垂泪羞布裳。

形式: 古风

青龙渡头

天阔雁飞飞,淞江鲈正肥。

柳风欺客帽,松露湿僧衣。

塔影随潮没,钟声隔岸微。

不堪回首处,何日可东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