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学士旅次淮口阻风

夕吹生寒浦,清淮上暝潮。

迎风欲举棹,触浪反停桡。

淼漫烟波阔,参差林岸遥。

日沈丹气敛,天敞白云销。

水雁衔芦叶,沙鸥隐荻苗。

客行殊未已,川路几迢迢。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诗人在淮河岸边等待渡船却因风大而迟延的景象。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旅途不顺的感慨。

“夕吹生寒浦,清淮上暝潮。”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秋末初冬的萧瑟氛围,黄昏时分的微风带来了凉意,河水在暮色中波涛壮阔。

“迎风欲举棹,触浪反停桡。”诗人原本想乘风扬帆,但实际上却不得不因浪大而暂时停下。这里体现了旅途中的艰难和不顺。

接下来,“淼漫烟波阔,参差林岸遥。”则是对河岸景色的描绘,水天相接,烟霭朦胧,远处的林岸层次分明,但又显得遥不可及。

“日沈丹气敛,天敞白云销。”黄昏时分,太阳逐渐下沉,那种温暖的光线正在消退,而高空中飘逸的白云也随之淡去。这里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水雁衔芦叶,沙鸥隐荻苗。”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河岸边的生物活动,水鸟衔着芦苇叶片飞翔,而沙洲上的小鸟则躲藏在荻草丛中。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一份生机。

最后,“客行殊未已,川路几迢迢。”诗人感慨地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延绵,这里的“迢迢”字眼用得非常好,不仅形容了道路的曲折,也传递出一种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面对风的阻挠时内心的不平静和旅途中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

收录诗词(213)

李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 字:巨山
  •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 生卒年:644~713

相关古诗词

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僚应制

辙迹光西崦,勋庸纪北燕。

何如万方会,颂德九门前。

灼灼临黄道,迢迢入紫烟。

仙盘正下露,高柱欲承天。

山类丛云起,珠疑大火悬。

声流尘作劫,业固海成田。

帝泽倾尧酒,宸歌掩舜弦。

欣逢下生日,还睹上皇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

杪冬严杀气,穷纪送颓光。

薄狩三农隙,大阅五戎场。

菜田初起烧,兰野正开防。

夹岸虹旗转,分朋兽罟张。

燕弧带晓月,吴剑动秋霜。

原启前禽路,山萦后骑行。

云区坠日羽,星苑毙天狼。

礼振军容肃,威宣武节扬。

神心体殷祝,灵兆叶姬祥。

幸陪仙驾末,欣采翰林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故台苍颉里,新邑紫泉居。

岁在开金寺,时来降玉舆。

龙形虽近刹,鸟迹尚留书。

竹是蒸青外,池仍点墨馀。

天文光圣草,宝思合真如。

谬奉千龄日,欣陪十地初。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奉和幸大荐福寺应制

雁沼开香域,鹦林降綵旃。

还窥图凤宇,更坐跃龙川。

桂舆朝群辟,兰宫列四禅。

半空银阁断,分砌宝绳连。

甘雨苏燋泽,慈云动沛篇。

独惭贤作砺,空喜福成田。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