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市赠李涵初

长安一杯酒,半被荆高歠。

意气矗浮云,慨歌常激烈。

此意竟寥寥,忍向时人说。

今日骤见君,对面清霜冽。

一言足疏人,磊落有奇节。

尝向辽东来,万马齐奔轶。

毛发尚萧然,似冒燕山雪。

驰驱六十秋,未获奏奇捷。

此日托狂游,公卿咸慕悦。

救人不问报,千金等片叶。

一箭下聊城,侯封殊不屑。

邂逅觏韩生,把袂不忍绝。

便与叩当垆,如花娇宝靥。

索酒一尝之,杯乾情靡竭。

遂各叙平生,欲言中哽咽。

予少举孝廉,至今犹蹩躠。

曾一点龙门,曝鳃但流血。

箧底金常空,大半赈孤孽。

岂直李广穷,道迷翻挫折。

闻之共怆怀,高歌低片月。

骥老志未降,驹壮当腾越。

会合谅有时,岂必同一辙。

但取寸心存,宁论工与拙。

世事多模棱,两鼠私斗穴。

伯夷讵称廉,于陵未为洁。

休言跃冶金,且视腰间铁。

落尽苏秦裘,羞杀张仪舌。

易水有时消,忧怀不可掇。

荆轲术本疏,渐离轻取灭。

大义既皎然,恶用私行侠。

醉后挥手辞,雄剑声不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燕市赠李涵初》是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李涵初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长安一杯酒,半被荆高歠”,以古代侠士荆轲和高渐离饮酒的故事起笔,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豪迈情怀。接下来的“意气矗浮云,慨歌常激烈”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激昂的情感交流,他们的意气如同飘浮的白云般高远,慷慨激昂的歌声常常充满激情。

“此意竟寥寥,忍向时人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情感交流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在现实社会中,这种纯粹而深沉的情感交流可能难以被理解或认同。“今日骤见君,对面清霜冽”,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场景,尽管外界环境寒冷,但内心的温暖却如同夏日阳光。

“一言足疏人,磊落有奇节”,赞扬了李涵初的个性独特,言语中透露出的真诚和正直令人敬佩。“尝向辽东来,万马齐奔轶”,通过描述李涵初过去的经历,展现了他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

“毛发尚萧然,似冒燕山雪”,进一步描绘了李涵初坚韧不拔的形象,即使经历了风霜雪雨,依然保持着坚定的意志。“驰驱六十秋,未获奏奇捷”,表达了李涵初虽历经多年努力,但尚未取得显著成就的遗憾。

“此日托狂游,公卿咸慕悦”,描述了李涵初在某次聚会中展现出的独特魅力,赢得了在场公卿的赞赏。“救人不问报,千金等片叶”,赞扬了李涵初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即使付出巨大代价也无怨无悔。

“一箭下聊城,侯封殊不屑”,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展示了李涵初的不屈不挠和对荣誉的淡泊态度。“邂逅觏韩生,把袂不忍绝”,表达了诗人与李涵初相遇时的激动和不舍之情。

“便与叩当垆,如花娇宝靥”,描绘了两人相谈甚欢的场景,如同美酒佳肴般令人回味无穷。“索酒一尝之,杯乾情靡竭”,体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即使酒尽情未尽。

“遂各叙平生,欲言中哽咽”,表达了两人在交谈中回忆往事时的感慨和感动。“予少举孝廉,至今犹蹩躠”,诗人自述年轻时的仕途坎坷,至今仍未能达到理想境界。“曾一点龙门,曝鳃但流血”,比喻自己虽有才华,但命运多舛,屡遭挫折。

“箧底金常空,大半赈孤孽”,说明诗人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仍尽力帮助孤儿寡母。“岂直李广穷,道迷翻挫折”,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同时也暗含对理想的坚持。

“闻之共怆怀,高歌低片月”,诗人与友人在月光下高歌低吟,共同感叹生活的不易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骥老志未降,驹壮当腾越”,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即使年岁已高,仍怀有壮志未酬之心;而年轻时的骏马则应奋力奔跑。

“会合谅有时,岂必同一辙”,诗人认为虽然道路不同,但最终总会相遇。“但取寸心存,宁论工与拙”,强调了内心的真实与真诚比技巧更重要。“世事多模棱,两鼠私斗穴”,比喻世事复杂,是非难辨,如同两只老鼠在洞穴中争斗。

“伯夷讵称廉,于陵未为洁”,通过引用古代贤人的例子,表达了诗人对道德标准的思考。“休言跃冶金,且视腰间铁”,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而应注重内在的品质和精神价值。

“落尽苏秦裘,羞杀张仪舌”,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背叛的评价。“易水有时消,忧怀不可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无法挽回的忧伤。

“荆轲术本疏,渐离轻取灭”,通过引用荆轲和高渐离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行为的理解。“大义既皎然,恶用私行侠”,强调了正义的重要性,不应为了个人私利而行侠仗义。

“醉后挥手辞,雄剑声不歇”,描绘了诗人与李涵初分别时的情景,虽然心中充满不舍,但依然保持了豪迈与洒脱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理想、道德、命运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492)

韩上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彭灵麓仪宾归广信

淳于虽滑稽,亦是齐快婿。

大笑似轻狂,微词却深诣。

献笼表信诚,操蹄喻蒙蔽。

解纷会有权,炙輠元非伪。

君今缔朱门,婚接天潢贵。

桃李盛生春,雀屏俨增丽。

虽称戚里荣,而无纨裤气。

读书破典坟,剖理极玄秘。

笔势三峡流,谈锋万人避。

草隶造独工,篆刻仍兼技。

南来恣遨游,结交奭衍辈。

谈天似可酬,雕龙堪作对。

遂令粤海滨,恍接稷下会。

岁晏逝言归,名王应拥彗。

绮席特留髡,簪珥多遗坠。

一石既尽时,知君如何醉。

形式: 古风

三殿篇效回文体

圣皇建极会中京,屏卫依垣列上营。

胜盘蓟郡幽连势,躔接箕分尾著名。

定襄通塞横恒霍,漳易流津引海瀛。

正朔奉行威外域,政刑颁及化黎氓。

黎氓慕指德悬鹄,岳牧怀忱勤贡玉。

栖就厦檐托燕雏,照从昏室擎龙烛。

鼙鼓消惊罢远烽,驿邮顺命驯殊俗。

鸡衔赦诏恩浓濡,鲵静怪涛晴湛浴。

湛浴甘泉注液池,氤氲瑞草映霞芝。

掞藻仙鸾翔吐色,输图宝马跃呈奇。

验数徵贤名世显,占祥协理济川宜。

剑履群趋承召毕,椠铅薄业慕龙夔。

龙夔典乐调和气,召毕升猷襄盛治。

钟鸣中律管扬灰,字制同文经贯义。

廱浮璧水汎芹香,阁灿藜光燃杖异。

纵衡止说习纯贞,镕铸烦功成美器。

美器庭陈错玖琼,良材国集委栌楹。

砥砺齐施激重爵,楩楠称任选高荣。

祀创明堂崇配飨,虔孚清庙格精诚。

紫气辉笼花里阙,绮云丽带日边城。

边城屼峙雄楼橹,内郭丛开重殿宇。

仙家大概揽千门,月窟深藏迷万户。

年年翠柳唤莺归,夜夜閒阶驯鹤舞。

传规旧取壮仪形,绵瓞初期仍约鲁。

约鲁存心戒数频,煨残惕虑酌弘新。

却灾务省阴阳忒,招福应祈夙夜夤。

薄费经从供御减,隆基审与故常因。

作始嘉符垂宝蔡,乐终吉会应昌辰。

昌辰揆景旺逢日,淑节推星中见室。

彰令温柔慰力劳,答歌奋跃欢声疾。

方神配职效玄灵,哲匠伸能抽技术。

唐虞尚体朴含华,汤武遵模文寓质。

寓质文明耀汉霄,崇观伟状俨宫朝。

鹭立清墀还列佐,鹓陪晓序复班寮。

路辇临衢丹轴转,香垆袅篆绿烟摇。

误听蝇声惊脱珥,惧安燕寝问司燎。

司燎设具张容肃,警铎提醒翻悟速。

丝纶涣下汗奔流,纪法疏分轮辏辐。

持斧严芟惕恶潜,赐环惠召怜臣逐。

垂看旭鉴对幽岩,滋以膏醇沾茂木。

茂木枯林春泽回,丰田甫隰暖风来。

宥恤敷条捐采榷,宽慈布告缓征催。

搆绍堂成储蚤谕,支扶本固脉先培。

富利喜游行鼓腹,寿仁跻域乐登台。

登台仰祝登佳庆,望阙遥思笃爱敬。

陵冈颂拟代嵩呼,洛镐诗赓追藻咏。

丞疑夹辅得耆英,莞簟梦熊维嗣盛。

膺眷遐龄祐帝神,承庥广祚绥皇圣。

形式: 古风

送孙无挠归婺源

真人真人归何许,当在白岳之颠婺源之浒。

五岭太炎谁作主,谷城黄石堪与语。

真人韬略足龙虎,龙幻奇文虎作武。

粤江烟静波无澜,将军高卧閒且閒。

旗悬太白风不动,弧挂绣氂不用弯。

真人袒裼处其间,招邀韩生时往还。

酒熟数浮鹦鹉杓,香醲频爇鹧鸪斑。

鹧鸪斑羽声初歇,叫落岭南枝上月。

月照寒花尽着霜,风吹海浪翻成雪。

真人见此起乡怀,巾垂折角步麻鞋。

挥手欲辞岭月去,直上天门踏绿苔。

绿苔绿苔踏欲裂,涧底寒泉声哽咽。

岭外游人日日来,曾见真人之奇节。

真人去粤粤山愁,真人还婺婺源幽。

白岳山头栖白鹤,婺源江畔跨青牛。

不须南北别踪迹,看取冰心照九秋。

形式: 古风

再别孙无挠

双剑匣丰城,曾受张华识。

一璧藏荆山,亦被卞和得。

世之剑璧宁无多,不遇张卞将如何。

送君之行无可赠,感激往事扬高歌。

君之利器不事磨,君之莹洁何庸摩。

徒然拓落归前道,弃置深山掩绿萝。

绿萝绿萝汝本无情物,瑟瑟秋风轻自拂。

自从四皓守商颜,久矣豪雄多没汨。

饮君酒,送君行。造物甚乳虎,壮者谁能撄。

风号万叶震,水激幽涧鸣。

饥杀金凤皇,落尽梧桐树。

肯杂枳棘林,枉触鸱枭怒。

浊洁各有怀,彼此讵相顾。

送君之行当日暮,一声白鹤横空度。

此调祇可令君知,道上逢人慎勿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