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数枝开与短墙平,见雪萼。
红跗相映,引起谁人边塞情。
帘外欲三更,吹断离愁月正明,空听隔江声。
此诗描绘了一幅雪中梅花的静谧画面,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情感和边塞的孤寂。"数枝开与短墙平,见雪萼"中的"雪萼"指的是梅花在雪中开放的样子,这里的梅花不仅是冰雪中独自绽放的象征,也映照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情操。
"红跗相映,引起谁人边塞情"一句,"红跗"指的是梅花的色彩与雪白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而这种景象又激发了诗人对于远方或是某种情感的思念。这里的"边塞情"暗示着一种孤独和哀愁,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
"帘外欲三更,吹断离愁月正明"这两句,"帘外欲三更"指的是夜已深,接近午夜时分,而"吹断离愁月正明"则是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只有月光陪伴,他的心中虽然有着离愁,但也被清冷的月光所抚慰。
最后一句"空听隔江声",这里的"隔江声"可能是指远处传来的声音,也许是一种自然的声音,如溪流声或风声等,它增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同时也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梅花在雪中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情操以及边塞的孤寂感,它是一首充满了深情和哲思的作品。
不详
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
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
掩镜无语眉低,思随芳草凄凄。
凭仗东风吹梦,与郎终日东西。
等闲无语,春恨如何去。
终是疏狂留不住,花暗柳浓何处。
尽日目断魂飞,晚窗斜界残晖。
长恨朱门薄暮,绣鞍骢马空归。
草芊芊,波漾漾,湖边草色连波涨。
沿蓼岸,泊枫汀,天际玉轮初上。
扣舷歌,联极望,桨声伊轧知何向。
黄鹄叫,白鸥眠,谁似侬家疏旷。
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
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重叠。
杜若洲,香郁烈,一声宿雁霜时节。
经霅水,过松江,尽属侬家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