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经太湖指点湖山怀渔洋尧峰二前辈(其一)

疏钟夜雨过枫桥,邓尉看梅泊画桡。

爱煞渔洋好风调,烟鬟镜黛拥寒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夜晚景象。"疏钟夜雨过枫桥",诗人乘舟而行,听到稀疏的钟声伴随着夜雨,经过了枫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接着,他抵达邓尉,这里是欣赏梅花的好去处,"泊画桡"描绘了船儿静静地停靠在湖边的情景。

诗人特别赞赏此处的风土人情,"爱煞渔洋好风调",表达了对渔洋前辈们所处环境的喜爱,暗示这里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高雅的生活情趣。最后两句"烟鬟镜黛拥寒潮"运用比喻,将湖面的雾气比作女子的发髻,湖水的波动比作镜子中的黛色,形象地展现了太湖的秀美与冷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渔洋前辈们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收录诗词(7)

朱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经太湖指点湖山怀渔洋尧峰二前辈(其二)

峻绝尧峰耸碧漪,洞庭春好费相思。

轻帆一夜西风度,霜满山园唱橘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读张杨园先生补农书作(其一)

学者急治生,岂为忧不足。

衣食无所求,乃得立边幅。

入世重廉耻,务本贵菽粟。

养心亦养身,保身如保玉。

玉碎难再完,身失焉能赎。

桑田有典型,种爇若先觉。

杨园非农家,排纂到耕牧。

殆恐士习移,欲将古风复。

带经本可锄,《汉书》挂牛角。

从来英雄人,大半兼耕读。

形式: 古风

读张杨园先生补农书作(其二)

地员辨土宜,管子精擘画。

大略分三等,有施长七尺。

以之测土深,高下定为格。

其次亢仓子,遗言亦可绎。

耕道计手足,苗行审强弱。

差不许毫釐,皎若别黑白。

匪独《豳风图》,可以绘殿壁。

人满既可忧,生事又相迫。

与其算锱铢,毋宁辨菽麦。

樊迟非小人,学稼今上策。

形式: 古风

读张杨园先生补农书作(其三)

或曰古四民,最苦农在野。

佃种食余粒,年丰亦患寡。

被体无完衣,充肠只菜把。

商贾操奇赢,鲜衣而怒马。

往来杂冠裳,气习同纨裤。

何必去市阛,辛勤向里社。

嗟哉岂其然,光华石中火。

大抵起耕农,其厚业难堕。

试看古田家,吾乡旧风雅。

毋吟估客乐,遂谓富人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