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士

蜀国天下险,奇怪生中间。

有士贾其姓,抱材东入关。

献册叩谏鼓,其言蔚可观。

愿以微贱躯,一得至上前。

掉舌灭西寇,画地收幽燕。

且云太平久,兵战无人言。

臣尝学其法,自集数百篇。

治乱与成败,密然不可删。

三献辄罢去,志屈心悲酸。

将相门户深,欲往复见拦。

负贩冒日热,引重冲雪寒。

羁苦辇毂下,以图晨夕餐。

如此三岁馀,夜夜抱膝叹。

义者或赈给,遂复归巴川。

嗟乎区宇大,此徒亦已繁。

城市与岩穴,隐默孰辨旃。

幸得出自鬻,何惜置末班。

吾相柄天下,处事当几先。

古之设爵位,盖欲英雄躔。

次第立名级,不使智虑闲。

稍有才器者,必以禄仕牵。

所患在不出,既出那弃捐。

放蛟入大水,躯虎还深山。

失一故无害,其类莫可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蜀士》。诗中描绘了一位怀抱才华的士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毅然决然地离开蜀地,东行入关,希望能够得到君主的赏识和重用。他多次向朝廷进献策书,慷慨陈词,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国家效力,平定边疆,收复失地。

诗中表达了对这位蜀士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复杂和不公,以及士人入仕的艰难。诗人在诗中感叹,尽管国家广阔,但像这样的有志之士却很多,他们在城市与山林之间徘徊,难以分辨真正的隐士与英雄。诗人最后表达了希望朝廷能够公正对待这些人才,给予他们应有的地位和机会,让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得以施展,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收录诗词(221)

苏舜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 字:子美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48

相关古诗词

己卯冬大寒有感

延川未撤警,夕烽照冰雪。

穷边苦寒地,兵气相躔结。

主将初临戎,猛思风前发。

朝笳吹馀哀,叠鼓暮不绝。

淹留未见敌,愁端密如发。

予闻古烈士,自誓立壮节。

丸泥封函关,长缨系南越。

本为朝廷羞,宁计身命活。

功名非与期,册书岂磨灭。

然由在遇专,丑类易剪伐。

训士无他才,赏罚在果决。

近闻边方奏,中覆多沈没。

罪者既稽诛,功者不见阅。

虽使颇牧生,勇智当坐竭。

或云庙堂上,与彼势相戛。

恐其立异勋,欻然自超拔。

不知百万师,寒刮肤革裂。

关中闲诛敛,农产半匮竭。

我欲叫上帝,愿帝下明罚。

早令黠虏亡,无为生民孽。

形式: 古风

猎狐篇

老狐宅城隅,涵养体丰大。

不知窟穴处,草木但掩蔼。

秋食承露禾,夏饮灌园派。

暮夜出旁舍,鸡畜遭横害。

晚登埤堄鸣,呼吸召百怪。

或为婴儿啼,或变艳妇态。

不知几十年,出处颇安泰。

古语比社鼠,盖亦有恃赖。

邑中年少儿,耽猎若沈瘵。

远郊尽雉兔,近水歼鳞介。

养犬号青鹘,逐兽驰不再。

勇闻此老孤,取必将自快。

纵犬索幽邃,张人作疆界。

兹时颇窘急,迸出赤电骇。

群小助呼嗥,奔驰数颠沛。

所向不能入,有类狼失狈。

钩牙咋巨颡,髓血相溃沫。

喘叫遂死矣,争观若期会。

何暇正丘首,腥臊满蓬艾。

数穴相穿通,城堞几隳坏。

久纵此凶妖,一旦果祸败。

皮为榻上藉,肉作盘中脍。

观此为之吟,书以为警戒。

形式: 古风

难易言(其一)

拟把铅刀伐丹桂,欲坐眢井攀青天。

排罗婴儿拒九虎,未若以道干贵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难易言(其二)

地上拾芥亦细碎,掌里数文犹苦辛。

脱使摘丸下峻坂,未若以财而发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