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行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堕谷间。

坐盘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

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负揜被裘,似非恒人,

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来到此间?

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

遨游八极,枕石嗽流饮泉。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正而不谲,辞赋依因。

经传所过,西来所传。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早晨,行进在散关山上,道路是多么地艰难!
早晨,行进在散关山上,道路是多么地艰难!
健牛因困顿倒下,倾刻间,车辆坠入山谷。
坐在大石头上,弹起五弦琴,心中有许多感慨。
那音调凄怨的清角古曲啊,让我感到迷乱和烦忧。
早晨,我终于登上了散关山,写下这首诗来表达我的心意。
有三位不知名的老翁,突然来到我的身旁。
有三位不知名的老翁,突然来到我的身旁。
他们身穿狐裘,外披罩衣,看起来不像是平常人。
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地困苦和自我怨恨呢?
为什么会心神不安地来到这里?心中有什么欲求?
三位不知名的老翁啊,我要用诗歌表达我的心意?
我们住在昆仑山,就是人们所说的神仙。
我们住在昆仑山,就是人们所说的神仙。
虽然成仙之道深不可测,但是只要诚心追求,就一定会得到。
我们遍观名山,遨游八方极远之处,枕着石头睡觉,用流水漱洗。
喝着山泉水,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三位老翁已经飞身上天了。
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心意,我们住在昆仑山。
仙人走了,已经很难再追回来,我真恨自己为世事牵绊,不能追随他们而去。
仙人走了,已经很难再追回来,我真恨自己为世事牵绊,不能追随他们而去。
自从仙人走了以后,我每夜都不能安睡,惆怅哀怨啊,自我怜悯。
齐桓公德行端正,从来没有欺诈行为。因此,有德能的宁戚通过唱歌前去依附他。
经传记载了齐桓公西伐大夏的事情,这一功劳为后世传颂。
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心意,仙人离去不可追。

注释

秋胡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清调曲》。
散关:即大散关。
在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
当秦岭咽喉,扼川陕间交通,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当何难:应当多么艰难。
顿:停顿。
堕:掉下,坠落。
盘石:似盘之石,即磐石、大石,喻稳定坚固。
五弦之琴:五弦琴,古琴。
清角韵:以清角曲的歌辞为韵脚。
清角,角,古代五音之一。
古人以为角音清,故曰清角。
意中:心意之中。
迷烦:迷惑烦恼。
言志:表明心志。
有何:有什么。
三老公:三个老人。
应是对道家的三天尊的戏称。
卒:突然。
同“猝”。
仓促,急速。
负揜:背负着遮掩物。
揜,弇,遮蔽,掩藏。
应是指头顶华盖。
被裘:披着裘衣。
恒人:永恒的人,常人,一般的人。
谓:说道。
卿云:公卿说。
何:什么,多么,如此。
以:而。
自怨:自怨自艾。
徨徨:彷徨貌。
心惊不宁貌。
所欲:有所欲求,想要点什么。
我:曹操自己。
多被解为仙人。
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
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
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
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是仙人所居,上有瑶池、阆苑、增城、悬圃等仙境。
者真人:真人者,是真人者。
道深:道行深。
有可得:有所得,有所得道。
历观:游历观看,逐一地看。
八极:八方极远之地。
嗽流:用流水漱口。
嗽,漱。
沉吟: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
遂:遂即。
上:上腾。
升天:升至天空。
去去:去者已去。
谓远去。
永别,死。
长恨:长长的恨意。
牵攀:牵扯羁攀。
安得寐:哪得入睡。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自怜:自我怜惜。
不谲:不诡诈。
辞赋:歌辞诗赋。
依因:依从因袭,顺应,利用。
经传:经典和传记,儒家典籍经与传的统称。
经指有权威性的著作,传是阐释经文的著作。
所过:所读过,所研习过。
西来所传:西方所传来。
西,应指西面的周朝或西方的乐曲,如乐府里的西方曲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士或隐者在晨雾中攀登关山的场景,山路崎岖,牛车难以前进,主人公坐在石上弹琴,寄寓心志。随后出现了三老公,这可能是仙人之类,他们相遇于此,三老公似非凡人,主人公询问其来由,而他们自述居住在昆仑山,那里有真人,道法深邃可求。

诗中充满了对超脱尘世、追寻仙境的向往与憧憬。最后一段抒发了对于逝去时光的无尽哀伤和自我怜悯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辽阔,蕴含深厚的哲理与情感。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易逝、难以挽留的哀愁。

收录诗词(28)

曹操(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 字:孟德
  • 籍贯:沛国谯(今安徽亳州)
  • 生卒年:155年-220年正月庚子

相关古诗词

秋胡行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

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

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歌以言志。

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

赤松王乔。亦云得道。得之未闻。庶以寿考。

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

贵者独人不。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

礼乐为荣。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四时更逝去。

昼夜以成岁。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大人先天。

而天弗违。不戚年往。世忧不治。存亡有命。

虑之为蚩。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戚戚欲何念。

欢笑意所之。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壮盛智惠。

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泛泛放逸。

亦同何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形式: 乐府曲辞

善哉行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随制饮酒,扬波使臣。

形式: 乐府曲辞

善哉行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

不闻过庭语。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守穷者贫贱。

惋叹泪如雨。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虽欲竭忠诚。

欣公归其楚。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我愿何时随。

此叹亦难处。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形式: 乐府曲辞

善哉行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

悲弦激新声,长笛吐清气。

弦歌感人肠,四坐皆欢悦。

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

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

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

众宾饱满归,主人苦不悉。

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

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