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借榻卧云屋,攲枕仔细听。
误疑鸣珂声,不知水泠泠。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自然景观与个人感受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刘过之手。诗中“借榻卧云屋”一句,以“榻”为枕,借助云如屋檐,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自由放松状态。而“攲枕仔细听”则展示了一种静谧与专注的态度,诗人侧耳倾听着周围的声音。
接下来的“误疑鸣珂声”一句中,“鸣珂”指的是古代贵族所佩戴的玉珮发出的轻微声音。在这里,诗人将自然界的某种声音比喻为玉珊珂的响声,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一种猜测与好奇。而“不知水泠泠”则透露了一种宁静与清澈,这里的“水泠泠”形容的是流水的声音,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纯净。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声音的捕捉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感悟,以及在山水之间所获得的心灵宁静。同时,也彰显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力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不详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石砾沙沃尽,悠悠潭影斜。
尘襟不忍濯,为惜无玷瑕。
隔山闻禽声,欲往道路隔。
顾瞻此桥上,白云出迎客。
水流自何许,远欲穷其源。
石梯苔藓层,微有屐齿痕。
古文不可卖,未觉卖药非。
侵晨荷锄往,暮得芝朮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