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台湾槟榔何最美,萧笼鸡心称无比。

乍啮面红发轩汗,鵔鹅风前如饮酏。

人传此果有奇功,内能疏通外养齿。

犹胜波罗与椰子,多食令人厌鄙俚。

我今已客久成家,不似初来畏染指。

有时食鲚苦膻腥,也须细嚼净口舐。

海南太守苏夫子,日啖一粒未为侈。

红潮登颊看婆娑,未必膏粱能胜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槟榔》由清代诗人陈斗南所作,通过对槟榔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食用槟榔带来的独特体验。

诗中首先描述了台湾槟榔的美丽与珍贵:“台湾槟榔何最美,萧笼鸡心称无比。”这里将台湾槟榔与“萧笼鸡心”相提并论,赞美其非凡之美。接着,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咀嚼槟榔时的反应:“乍啮面红发轩汗,鵔鹅风前如饮酏。”形象地表现了槟榔的刺激性,让人在品尝时面部泛红,仿佛在风中饮下了一杯醇厚的美酒。

进一步,诗人指出槟榔的神奇功效:“人传此果有奇功,内能疏通外养齿。”强调了槟榔不仅美味,还有助于口腔健康,内外兼修。与波罗和椰子相比,诗人认为槟榔更为独特,过量食用也不会产生厌烦感:“犹胜波罗与椰子,多食令人厌鄙俚。”

最后,诗人以海南太守苏轼为例,说明槟榔的食用并不奢侈,反而是一种享受:“海南太守苏夫子,日啖一粒未为侈。红潮登颊看婆娑,未必膏粱能胜此。”通过引用苏轼的故事,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槟榔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槟榔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一首富有情趣和文化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13)

陈斗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湾杂咏(其一)

茅檐竹壁半耕农,士女于今罢斥烽。

山色千年森虎豹,潮声万里撼蛟龙。

朝裘午葛边岚异,挝鼓催航野渡冲。

自是天开南极处,向来裸发也雍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法华寺怀古

招提古迹蝶园中,物化都从佛化空。

池水何缘含旧绿,岸枫犹自落残红。

茫茫湖海寰中客,栩栩江山梦里翁。

吾辈寻春谈往事,昙花坐对冷帘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竹溪寺

古寺缘城近,魁山外一峰。

路回青叠叠,门隐翠重重。

竹雨喧秋叶,溪烟冷暮钟。

阇黎饶种秫,幽杵乱声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游竹溪寺

古寺白云里,寒蝉满树吟。

溪回初渡月,花落忽惊禽。

棋局延清夜,琴张寄素心。

欲归山雨重,樽酒且勤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