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鸣雁行

七月朔方雁心苦,联影翻空落南土。

八月江南阴复晴,浮云绕天难夜行。

羽翼劳痛心虚惊,一声相呼百处鸣。

楚童夜宿烟波侧,沙上布罗连草色。

月暗风悲欲下天,不知何处容栖息。

楚童胡为伤我神,尔不曾任远行人。

江南羽族本不少,宁得网罗此客鸟。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七月北方的大雁心里充满了愁苦,成群结队的飞到南方的土地上。
八月的江南的天气总是时阴时晴,浮云弥漫整个天空夜里难以飞行。
翅膀伤痕累累心里充满恐惧,呼唤一声就能听见四面八方的回应。
楚地的孩童夜间露宿在烟雾笼罩的江水河畔,在沙滩布满了罗网,一直连接到了草丛里。
月色昏暗风儿悲鸣,想从天上飞下来,却不知哪里才是容身栖息之地。
楚地的孩童啊你为何令我如此伤神,想必你不曾做过远离家乡的行人。
江南的鸟儿本来有许多,你为何偏要捕捉这远到而来的大雁呢?

注释

朔方:古朔方城,位于内蒙古河套地区,原为赵国领地。
后为北方寒冷之地的代名。
朔气,指北方的寒气。
雁心苦:鸿雁内心非常辛苦。
联影:联合身影。
翻空:翻越天空。
在空中翻腾飞翔。
落:降落在。
南土:南方的土地。
南方的疆土。
八月:农历八月,约合阳历九月。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阴复晴:阴天又晴天。
复,再,又。
浮云:飘浮的乌云。
绕天:环绕天空。
难夜行:难于夜间飞行。
羽翼:长羽毛的翅膀。
劳痛:辛劳疼痛。
虚惊:虚假的惊恐。
指不必要的惊慌。
仅受到惊吓,而无实际遭受灾祸。
相呼:互相呼唤。
百处:上百个处所。
喻许多地方。
鸣:回声鸣响。
鸣啼,回鸣。
楚童:楚国或楚地的孩童。
夜宿:夜间露宿在。
烟波:(南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侧:一侧,旁边。
沙上:沙滩上。
布罗:布施或布置罗网。
连草色:连接着草的颜色。
月暗:月亮昏暗。
风悲:风声悲吟。
欲下天:将要降下天空。
想要从天而降。
何处:什么处所。
容:容纳。
允许。
栖息:栖止休息。
胡为:胡乱的行为。
胡作非为。
伤:伤及。
伤害。
我神:我的精神、精力或神经。
尔:你。
指楚童。
不曾:不曾经。
未尝,没有。
任:担任。
充任。
远行人:远途行路的人。
羽族:长有羽翼的族群。
泛指禽鸟类。
本:原本。
本来。
宁得:难道非得。
宁,岂,难道。
网罗:以竹罗或丝网捕捉。
捕捉鱼鸟的器具。
罗,张网捕捉。
客鸟:作客的禽鸟。
外地飞来的鸟。
多喻旅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七月初一,雁过南方,心中充满苦楚。联影翻飞,空中落下,像是它们也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这是一种对离别和流浪生涯的隐喻表达。

八月时节,江南的阴霾逐渐散去,转为晴朗,但浮动的云朵环绕在天空中,夜行变得艰难。诗人通过这不断变化的自然景象,传递出一种不安和焦虑的心情。

"羽翼劳痛心虚惊,一声相呼百处鸣"此句描写了雁群飞行时的劳累与恐惧,以及它们在空中盘旋时发出的悲鸣声,这些都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伤和孤独。

"楚童夜宿烟波侧,沙上布罗连草色"则是诗人夜宿于江边的描述,楚童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者是一种理想中的形象。夜晚在烟波之旁安顿下来,用网罗捕捉那些疲惫的鸟儿,这些细节都透露出一种对自由生灵的同情和理解。

"月闇风悲欲下天,不知何处容栖息?楚童胡为伤我神,尔不曾作远行人。江南羽族本不少,宁得网罗此客鸟。"诗尾部分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被捕捉的鸟儿深感同情,它们原本自由飞翔,却不知何处能够安息。楚童(诗人自称)并非故意伤害它们,只是因为命运使然,江南本有众多羽族,为何要网罗这些过客之鸟?这是对生灵宿命和自由的深切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雁群的同情和理解,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孤独以及对生命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行路难

玉堂向夕如无人,丝竹俨然宫商死。

细人何言入君耳,尘生金樽酒如水。

君今不念岁蹉跎,雁天明明凉露多。

华灯清凝久照夜,綵僮窈窕虚垂萝。

入宫见妒君不察,暮入此地生风波。

此时不乐早休息,女颜易老君如何。

形式: 乐府曲辞

吴中夜别

楚客秋思著黄叶,吴姬夜歌停碧云。

声尽灯前各流泪,水天凉冷雁离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岐路

北风送微寒,徒侣勤远征。

忧人席不煖,残月马上明。

飘飘岐路间,长见日初生。

重嶂晓色浅,疏猿寒啼清。

人间多岐路,常恐终身行。

回见四方人,车轮无留声。

空谷亦堪隐,下田非懒耕。

古人有遗训,饱食非亲荣。

我生礼义乡,少小见太平。

圣贤犹羁旅,况复非其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庐山石镜

东岩采薇人,岩际朝见月。

怪堕幽萝间,非时更澄彻。

绿萝就玉兔,再与高鸟歇。

清光照掌中,始悟石上发。

谁传阴阳火,铸此天地物。

深影藏半山,虚轮带凝雪。

早回谢公赏,今遇樵夫说。

白日乘綵霞,翩翩对容发。

我图辨鬼魅,信美留烟阙。

形神乍相逢,竟夕难取别。

如其终身照,可化黄金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