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秀才赴滑州诣大夫舅

陌头车马去翩翩,白面怀书美少年。

东武杨公姻娅重,西州谢傅舅甥贤。

长亭叫月新秋雁,官渡含风古树蝉。

知己满朝留不住,贵臣河上拥旌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街头车马络绎不绝,俊俏书生面如白雪。
东武的杨公家世显赫,西州的谢傅甥舅皆才德出众。
长亭边,秋雁鸣叫,月光洒落;官渡旁,古树摇曳,蝉声微凉。
尽管满朝都有知己,却难以挽留,贵臣已乘船离去,旌旗飘扬在河上。

注释

陌头:街头。
车马:车水马龙。
翩翩:轻盈的样子。
白面:脸色白皙。
怀书:手执书籍。
美少年:英俊少年。
东武:地名,指东汉都城洛阳。
杨公:姓杨的贵族。
姻娅:亲戚关系。
重:显赫。
西州:地名,可能指西晋都城长安。
谢傅:姓谢的官员。
舅甥:表亲关系。
贤:有才德。
长亭:古代路旁的亭子。
叫月:对着月亮呼叫。
新秋雁:初秋的大雁。
官渡:历史上的地名,此处泛指官道。
含风:微风吹过。
古树蝉:古老的树上传来的蝉鸣。
知己:知心朋友。
满朝:朝廷上下。
贵臣:地位显赫的官员。
河上:河边。
旌旃:旗帜。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秀才赴远方之地的场景,通过对车马、书信、亲友关系等元素的细腻刻画,表达了送别时的情感和对未来的一种祝愿。首句“陌头车马去翩翩”生动传递了离别时的忙碌与匆忙,而“白面怀书美少年”则是对赴考之人的形象描绘,既有青春之美,又蕴含着知识分子的文雅气质。

接着,“东武杨公姻娅重,西州谢傅舅甥贤”两句中,通过提及人物之间的亲戚关系,展示了社会关系网的广泛和深厚,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这位赴考之人的家庭背景和个人品质给予高度评价。

“长亭叫月新秋雁,官渡含风古树蝉”两句,则转向自然景物,用以衬托人事。长亭在这里不仅是一个送别的地点,更是情感交汇之所;而“新秋雁”的高飞,以及“古树蝉”的鸣叫,都是对离别时心境的写照。

最后,“知己满朝留不住,贵臣河上拥旌旃”两句中,“知己满朝留不住”表达了送别之人虽然身处高位,但仍旧难以挽留真诚的朋友和知音。而“贵臣河上拥旌旃”,则是对赴考者未来可能取得显赫成就的一种预祝,旌旃作为权势与荣耀的象征,此处暗示了诗人对于这位秀才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场离别时的悲欢交织,以及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送陆书还吴

君住包山下,何年入帝乡。

成名归旧业,叹别见秋光。

橘柚吴洲远,芦花楚水长。

我行经此路,京口向云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柳郎中裴起居

沱江水绿波,喧鸟去乔柯。

南浦别离处,东风兰杜多。

长亭春婉娩,层汉路蹉跎。

会有归朝日,班超奈老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徐员外还京

九折朱轮动,三巴白露生。

蕙兰秋意晚,关塞别魂惊。

宝瑟连宵怨,金罍尽醉倾。

旄头星未落,分手辘轳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寇侍御司马之明州

㪷酒上河梁,惊魂去越乡。

地穷沧海阔,云入剡山长。

莲唱蒲萄熟,人烟橘柚香。

兰亭应驻楫,今古共风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