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径碧如合,四山危欲堕。
天低鸟不飞,露湿龙常过。
岩根小叶下,境净不可唾。
深杳洞出云,冷钟佛惊卧。
川僧住八年,有此清福大。
而我寻盟来,坐借蒲团破。
灯深眼双青,各话其所课。
我谷未必实,他华已成果。
归来宜有馀,吾道岂全懦。
壁间清献存,当年愧轻和。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景象,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一径碧如合,四山危欲堕”塑造出一条通道被绿意所包围,而周遭四座山峰险峻欲倾的壮丽画面。
接着,“天低鸟不飞,露湿龙常过”表现了天气阴沉,连鸟儿都不愿意飞翔,只有神秘的龙在这湿润中穿梭,营造出一种超自然的氛围。岩石与小叶间的清幽环境,“境净不可唾”,则强调了这里的纯洁,连口水也不敢亵渎。
“深杳洞出云,冷钟佛惊卧”中的“深杳”指的是深邃的山谷,而“洞出云”则是云雾从山中飘逸而出,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意境。紧接着,“冷钟”给人以清冷之感,而“佛惊卧”则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佛教的某种体验或悟性。
“川僧住八年,有此清福大”中,川僧指的是居住在山中的僧侣,经过八年的修行,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与和谐。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下半首“而我寻盟来,坐借蒲团破”则转向诗人的个人经历,他寻访这个清净之地,并借助坐蒲团(一种打坐的方式)修行,以求心灵的觉醒与超脱。
“灯深眼双青,各话其所课”中的“灯深”描绘出夜晚或室内光线昏暗的情景,而“眼双青”则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用眼或精神上的疲惫,但诗人仍在这个环境中寻找自己的修行之路。
“我谷未必实,他华已成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修行之路的反思和自我要求,虽然自己还未有显著成就,但他人已经取得了成绩。
最后,“归来宜有馀,吾道岂全懦。壁间清献存,当年愧轻和”则表达了一种归来的心境,诗人感叹自己的修行之路并非完美,如同壁上留存的供品,反思自己当年的轻率和不够专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谷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修行经历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超脱与内心清净的主题。
不详
娲皇识五石,炼之能补天。
补天有何迹,五石世不传。
五石岂不传,人心禀灵坚。
一日彝伦叙,千年造化全。
此石经几炼,天亦经几补。
火候吾有之,吾师鲁男子。
江右文章今四叶,水心气脉近三台。
才说升真意豁然,此行却喜结仙缘。
步穿空翠云生脚,仰看飞流雪满肩。
控鹤不来春寂寂,卧龙无底月娟娟。
飘然便作乘风想,不待丹成到九天。
世间万境一蘧庐,与道俱存是此书。
千载归来人化鹤,满腔真乐我知鱼。
要将德业参天运,莫把光阴掷岁馀。
静里功夫终透澈,一庭明月夜窗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