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晼山马上作

亘天青郁郁,千峰互崷崒。

放马倚长崖,烟云争吐没。

远疑嵩华低,近岂潜衡匹。

奚为鲜眺览,过者辄仓卒。

吾将凌其巅,震荡睨溟渤。

旁行告予言,世孰于此忽。

邃深不可俯,储藏尽妖物。

踊跃狼虎群,蜿蜒蛇虺窟。

惜哉危绝山,岁久沉汨没。

谁将除茀涂,万里游人出。

形式: 古风

翻译

天空湛蓝深远,连绵的山峰高低错落
在高峻的崖边纵马驰骋,烟云缭绕,时隐时现
远处的嵩山华山似乎矮小,近处的衡山也不再匹配
为何不多停留欣赏,匆匆而过的人都如此匆忙
我将攀登那巅峰,俯瞰苍茫大海
边走边述说此地,世间有谁会忽视这样的美景
深渊深不可测,隐藏着奇异的生物
这里有狂野的狼虎群,还有蜿蜒的毒蛇洞穴
可惜啊,这危险的山峰,岁月流逝,逐渐被遗忘
谁能清除障碍,让万里游客得以畅游

注释

亘天:横跨天空。
青郁郁:形容天空碧绿深邃。
千峰:众多山峰。
崷崒:形容山峰高峻险峻。
倚:靠着。
烟云:指云雾。
嵩华:嵩山和华山。
潜衡匹:与衡山相比显得低矮。
鲜眺览:少有观赏的机会。
仓卒:匆忙。
凌:攀登。
溟渤:大海。
邃深:深邃。
妖物:奇异的生物。
狼虎群:凶猛的野兽群。
蜿蜒:曲折延伸。
蛇虺窟:毒蛇的巢穴。
危绝:极其危险。
沉汨没:沉没于遗忘。
茀涂:阻碍,障碍。
万里游人:远道而来的游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雄伟的山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敬畏之心。诗人站在马背上,远眺眼前的山峦重叠、烟云变幻,心中充满了探险的冲动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亘天青郁郁,千峰互崷崒。”一开篇就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连绵不绝的山脉,亘亘无垠的青色似乎要与天空相接,给人一种深邃莫测的感觉。

“放马倚长崖,烟云争吐没。”诗人放开马匹,让它们在陡峭的崖畔自由漫步,同时,烟云在山间翻腾,仿佛有生命般地在山谷中游走,增添了一份神秘气息。

“远疑嵩华低,近岂潜衡匹。”诗人从远处观察那些如同神话中的仙境一般的高峰,又从近处感受着那些藏匿于绿荫之下的山溪,显示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细腻入微的观察。

“奚为鲜眺览,过者辄仓卒。”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这般壮丽景色难以忘怀,每次经过时都心生敬畏,不禁加快步伐,如同被什么吸引着一般。

“吾将凌其巅,震荡睨溟渤。”诗人的情感到达了高潮,决心要攀登至山之顶,俯瞰那广阔无垠的景色,让人感觉到一种征服自然的豪迈情怀。

“旁行告予言,世孰于此忽。”诗人在行走中,与同伴交流感慨,这样的壮观在人间难寻,似乎只有这里才能体会到大自然的伟大。

“邃深不可俯,储藏尽妖物。”山谷之深,令人不敢轻易窥视,其神秘莫测仿佛能隐藏着各种奇异的生物和故事。

“踊跃狼虎群,蜿蜒蛇虺窟。”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是凶猛的野兽,也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而那蜿蜒曲折的小径,更增添了一份探险的诱惑。

“惜哉危绝山,岁久沉汨没。”诗人对于这等险峻的山峰感到惋惜,它们历经时光的侵蚀,逐渐被时间湮灭,变得默默无闻。

“谁将除茀涂,万里游人出。”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希望有英雄豪杰能够揭开这山之神秘面纱,让世人得以一窥究竟,从而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梁王吹台

繁台繁姓人,埋灭为蒿蓬。

况乃汉骄子,魂游谁肯逢。

缅思当盛时,警跸在虚空。

蛾眉倚高寒,环佩吹玲珑。

大梁千万家,回首云濛濛。

仰不见王处,云间指青红。

宾客有司马,邹枚避其锋。

洒笔飞鸟上,为王赋雌雄。

惜今此不传,楚辞擅无穷。

空馀一丘土,千载播悲风。

形式: 古风

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形式: 古风

梦中作

青门道北云为屋,大垆贮酒千万斛。

独龙注雨如车轴,不畏不售畏不续。

形式: 七言绝句

梦黄吉甫

梦传失之妄,昼冀见而想。

岂伊不可怀,而使我心往。

山林老颠眴,数日占黄壤。

舟舆来何迟,北望屡惝恍。

西城荠花时,落魄随两桨。

岁晚洲渚静,水消烟渺莽。

踌蹰壁上字,期我无乃迋。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