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春日独自享受落花之美景的悠闲情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春尽闲闲过落花"表明诗人在春天结束时,悠然自得地漫步于落英缤纷之中。"一回舞剑一吁嗟"则透露出诗人生活中的另一面,可能是在练习剑术时的一声叹息,或许是对某种事情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常忧白日光阴促,每恨青天道路赊"表达了诗人对于光阴易逝和人生旅途艰难的担忧。这里的"白日光阴促"意味着时间宝贵,不能等闲视之;而"青天道路赊"则是说人生的道路漫长且充满障碍。
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本志不求名与利,元心只慕水兼霞"得以展现。这里的"本志"指的是诗人的终极追求,不在于功名利禄,而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元心只慕水兼霞"则更具体地说明了这种向往,是对水和云霞这些自然景象的喜爱。
最后两句"世间万种浮沈事,达理谁能似我家"表明诗人对于世间纷扰复杂的事情持有超然的态度,并自信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清醒理解并能达观的人生哲学。这里的"浮沈事"指的是世上的各种烦恼和沉重的事物;而"达理谁能似我家"则表明诗人认为很少有人能够像他一样深刻理解并实践自己的生活信条。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位隐逸者对自己简单却充满哲思的生活方式的自白。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于功名利禄和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