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游历之地的追忆,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邃而静谧的氛围。首联“往岁经游地,寒芜碧燐深”以“寒芜”、“碧燐”点染出一片荒凉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深刻记忆。颔联“云开山后阵,水咽陇头吟”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云、山、水、陇赋予情感,云开见山,仿佛是历史的展开;水声低咽,似在诉说着古老的吟唱,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
颈联“雪白毡房重,天清羽檄沉”转而描绘边疆的景象,雪白的毡房象征着边地的宁静与遥远,而“天清羽檄沉”则暗示边防的安宁与秩序,羽檄本为古代传递军情的文书,此处“沉”字形象地表现了边疆的和平状态。尾联“重华新雨露,悲喜候车音”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感慨,其中“重华”可能暗指复华或复兴之意,“新雨露”象征着新生与滋润,而“悲喜候车音”则蕴含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希望与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深情回顾,以及对边疆和平与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家国情怀的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