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十年来一节身,成仁取义泣忠臣。
浣花祠内留生面,不是人间第二人。
这首诗颂扬了崇庆牧常公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高尚情操与坚定信念。"四十年来一节身",描绘了牧常公一生坚守节操的形象,展现了他四十多年如一日的忠诚与正直。"成仁取义泣忠臣",进一步强调了牧常公为了正义和仁义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感动了无数忠臣。"浣花祠内留生面",暗示牧常公的事迹被后世铭记,如同在浣花祠留下鲜活的面容,成为人们传颂的典范。"不是人间第二人",则高度评价牧常公是世间独一无二的楷模,无人能及。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牧常公崇高品德的敬仰之情。
不详
昔岭当年事已非,蜀山蜀水不胜悲。
后人凭吊忠魂处,共道持戈跃马时。
炮火烽烟夜照关,横戈已誓不生还。
寇狂岂虑迟天讨,臣死何知重泰山。
昔岭秋霜埋血碧,浣花春露积苔斑。
于今绝塞归皇域,马上忠魂破笑颜。
生前词赋杜为家,死后芳词傍浣花。
当局独翻前后塞,不教儿女笑三巴。
昔岭当年战大儒,一身是胆万人呼。
沙场取义何论命,誓要金川入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