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尚书母太淑人(其二)

紫橐光先烈,青衫拾世科。

家声今益振,母训昔应多。

方听焚舟誓,俄闻鼓缶歌。

定非孙与祖,一战一言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紫色的袋子闪耀着先辈的光辉,青色的官服承载着世代的功名。
家族名声如今更加显赫,母亲的教诲往昔应当丰富。
正听到焚烧敌船的誓言,忽然听见击缶作乐的歌声。
这一定不是孙权与曹操的故事,一次战斗一个承诺就能和解。

注释

紫橐:紫色的袋子,可能象征着荣耀或家族的传家宝。
青衫:古代学子的服装,代表科举考试。
母训:母亲的教诲,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焚舟誓:比喻坚定的决心,可能指对抗敌人的誓言。
鼓缶歌:击缶作乐,可能象征和平或庆祝胜利。
孙与祖: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孙权和曹操,典故可能暗示战争中的和谈。
一战一言和:一次战斗就通过言语达成和解,强调和平解决冲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干为悼念李尚书的母亲太淑人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其家族声誉的赞美。首句"紫橐光先烈"可能指的是太淑人家族的荣耀历史,"紫橐"象征着高贵,"先烈"则暗示了家族先辈的英勇事迹。次句"青衫拾世科"描绘了太淑人丈夫李尚书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青衫"代表学子身份,"拾世科"则是积累功名的意思。

第三句"家声今益振"强调了家族名声在当今更加显赫,第四句"母训昔应多"则回忆了太淑人过去的教诲之深,对后人的影响深远。第五、六句通过"方听焚舟誓"和"俄闻鼓缶歌",可能暗指太淑人生前的坚韧与豁达,即使面临困境也能鼓舞人心,乐观面对。最后两句"定非孙与祖,一战一言和",以孙子和祖先的典故,表达出太淑人的智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她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家族的传统美德和和平解决问题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赞扬了太淑人的品德和家族荣耀,又寓含了对她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82)

黄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李尚书母太淑人(其一)

少壮闻忠教,生平阅险夷。

篆烟长寂寞,驺从任驱驰。

尘俗浑无染,湖山每自怡。

儒冠惭佛学,列妇胜男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新市张监酒三首(其三)

淡薄心无累,行藏惠及人。

诗书长孙子,雍睦化比邻。

我亦尘中客,来司瓮底春。

从公得遗范,惆怅重书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新市张监酒三首(其二)

捧檄来新市,逢人说旧官。

腊残千盏熟,春到万家欢。

不见文移急,惟闻酒禁宽。

摩挲石梁柱,俛仰叹才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挽新市张监酒三首(其一)

曲江人已矣,风采独依然。

薄宦何曾显,英名到处传。

诸公交荐士,造物竟遗贤。

穷达君应悟,怡神向九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