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刘君俞城西寺避暑

节欲春秋交,寒暑争愈悍。

故知阴阳气,盛极暑方变。

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

天地一大炉,造物虐相玩。

早衰虚实反,举动多颠眩。

安得甘露浆,凿顶沃清灌。

招提古浮图,岿壮压西甸。

烈风无时休,寂阴却炎暵。

几有篮舆兴,客来发我愿。

共游不暇徐,到寺日未旦。

童儿青芒屩,洁洒花雨散。

斌駮溪石枕,凝滑水纹簟。

张置相对卧,境闲心不乱。

有时闻妙香,忽来传静饭。

饱起摩腹行,看尽长廊遍。

却呼竹窗僧,汲泉具茗碗。

道在语嘿间,浅深随所见。

同将烦恼蠲,尽洗清凉观。

兹游岂无益,欲继慎莫缓。

形式: 古风

翻译

节制欲望与春秋交替,寒暑更迭加剧酷热。
因此深知阴阳之气,盛极必转,暑气方消。
七月庚伏结束时,疲惫无力只能流汗度日。
天地仿佛大熔炉,造物主残酷地戏弄万物。
身体早衰,虚弱反差明显,行动时常头晕目眩。
如何能得到甘甜的露水,从头顶浇下清凉。
古老的招提寺,雄伟壮观,压倒西部的景致。
烈风无休止,寂静阴凉之地却仍受炎热煎熬。
偶尔兴起乘篮舆,有客来访,满足我的愿望。
一同游览,匆忙无暇从容,天还未亮就到了寺庙。
孩童们穿着青芒草鞋,洒扫庭院,如花雨般洁净。
躺在斌駮溪边的石枕上,光滑的水面如同纹席。
相对而卧,环境宁静,内心不乱。
有时能闻到奇妙的香气,忽然传来静心斋饭。
吃饱后散步,遍览长廊。
唤来竹窗下的僧人,取泉水煮茶。
真理在言语和沉默之间,深浅由人领悟。
共同消除烦恼,洗净心灵的清凉观。
这次游览岂无益处?想要继续,但请谨慎勿急躁。

注释

节欲:节制欲望。
春秋:四季中的春和秋。
庚伏: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指夏季最热的一段时间。
招提:佛教寺庙名。
浮图:梵语,指佛塔。
篮舆兴:乘篮舆游玩的兴致。
斌駮:可能指地名或溪流名。
茗碗:泡茶的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季与友人一同到城西寺避暑的情景。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和对清凉环境的向往。

"节欲春秋交,寒暑争愈悍"两句,通过对春秋季节交替时温差变化的描述,表现了季节更迭中温度的剧烈变化,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微小。紧接着"故知阴阳气,盛极暑方变",则是诗人从自然现象中领悟到天地间阴阳之气的转换规律,表明热浪达到顶峰时便会出现变化。

随后,"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一句,具体描绘了夏日炎热难耐的情景。接着"天地一大炉,造物虐相玩"则形象地将自然比作巨大的熔炉,将万物炼化,这种对自然力量的描写充满了敬畏之情。

在"早衰虚实反,举动多颠眩"中,诗人通过个人体验表达了夏日酷热下的不适和疲惫感。紧接着"安得甘露浆,凿顶沃清灌"一句,则是对凉爽甘霖的渴望,是对避暑之所求。

以下几句,诗人继续描绘了避暑之地的美好与宁静,如"招提古浮图,岿壮压西甸。烈风无时休,寂阴却炎暵。"通过这些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平静的意境。

随后"几有篮舆兴,客来发我愿。共游不暇徐,到寺日未旦。童儿青芒屩,洁洒花雨散。斌駮溪石枕,凝滑水纹簟。张置相对卧,境闲心不乱。"诗人通过对避暑之地的亲切描写,以及与友人的共游情景,展现了避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几句"有时闻妙香,忽来传静饭。饱起摩腹行,看尽长廊遍。却呼竹窗僧,汲泉具茗碗。道在语嘿间,浅深随所见。同将烦恼蠲,尽洗清凉观。兹游岂无益,欲继慎莫缓。"则是诗人在寺中领受到的清净生活,以及对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的体验,表达了对此次避暑之旅的满足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深刻的内心体验,展现了诗人在夏日炎热中的避暑生活,以及对自然美好、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后园双松

群木喜春妍,彫落寒霜苦。

昂藏两大夫,森然须鬣古。

坚姿不可回,正色少媚妩。

清风发好音,和气琴中语。

形式: 古风

因何常德招游西塔有诗遂和

支提压西城,境绝天香集。

招邀乘逸兴,步驶追随急。

到门病眼明,晓逐秋云入。

浮屠喜跻攀,万象在拱揖。

古洞积阴霭,暗澹龛像湿。

登兹翻百忧,履危非我习。

南山西出秦,迤逦序等级。

北渭东赴海,汹涌动都邑。

林梢见新月,整归尚依郁。

兴来莫重辞,时节不可及。

形式: 古风

戏谢漕食豆粥

石泉清甘出山麓,瓦釜贮泉烹豆粥。

太行苦雾朝塞门,相与持杯煖寒腹。

集仙学士著绣衣,瑞节前驱光照玉。

入境风生三十州,高廪临边溢红粟。

公台深静兵卫严,部吏趋承冠履肃。

剪毛胡羊小耳肥,列瓮酿香浮蚁绿。

尽嫌豪侈彻丰俎,坐刻黳煤温冻足。

拥炉招客学僧禅,争听敲鱼醒睡目。

太师论诗歌蟋蟀,千载遗音流晋曲。

何曾方丈裂饼多,武子琉璃蒸乳熟。

只知齿颊快芳膻,岂料年龄愁嗜欲。

但能举钵厌饥肠,便觉古风亲土俗。

君不见锦帐匝地石季伦,又不见冰澌渡河刘文叔。

灶间燎湿困滹沱,席上争先出金谷。

岂惟暂饱济艰难,犹贵速成胜珠玉。

昔人不愿五侯鲭,今我何知九鼎肉。

杜陵春晚把锄归,常喜朝盘堆苜蓿。

莫嗟粗粝百年飧,且免祸盈鬼瞰屋。

形式: 古风

戏酬杨次公

法云说法元非法,六月洪炉舞飞雪。

宝香一瓣下天来,须弥座上金光发。

三界风雨动雷音,八部人天归象设。

昔年关西旧夫子,今日淮南大檀越。

扬眉师利倾千偈,隐几维摩无一说。

试开门户立家风,顿超初地无生灭。

百川万折必朝宗,东南到海无分别。

紫陌红尘拂面来,铁壁不容通水泄。

众形毕现明镜静,浮云飞盖秋空澈。

眼见亿万归弹指,境落毫釐差永劫。

野犴不是师子儿,磨了觜头三尺铁。

全湖巨浸一浮沤,结果开花今几叶。

昔人卷帘仰天笑,得道固应由慧业。

一言可尽千语迷,不如静看水中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