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作二首(其一)

暑雨洒和气,香风吹日华。

瞬龙惊汗漫,翥凤綷云霞。

悬圃珠为树,天池玉作砂。

丹霄能几级,何必待乘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夏日雨水滋润着和谐的气息,香气的微风吹过明亮的阳光。
瞬间,龙的汗水如漫天飞散,凤凰在云霞中翩翩起舞。
天空中的园林以珍珠为树,天池中的砂砾如同玉一般洁白。
要到达那红色的天际只需几步,何需等待乘坐木筏远航。

注释

暑雨:夏日的雨水。
和气:和谐的气息。
香风:香气的微风。
日华:明亮的阳光。
瞬龙:瞬间的龙。
汗漫:如漫天飞散的汗水。
翥凤:飞翔的凤凰。
綷云霞:在云霞中起舞。
悬圃:天空中的园林。
珠为树:珍珠般的树木。
天池:天上的池塘。
玉作砂:玉一般的砂砾。
丹霄:红色的天际。
乘槎:乘坐木筏远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景象,通过对暑气、香风、雨露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好情境的深切感受和艺术表达。

"暑雨洒和气,香风吹日华。" 这两句捕捉到了夏季特有的湿热气息与清新微风,通过“洒”字形象地表现了雨水散发出的凉意,同时“香风”的运用增添了一丝生机。

"瞬龙惊汗漫,翥凤綷云霞。" 这两句则以龙凤这两种神异动物的动态来比喻夏日气象的变化和壮观,其中“瞬”、“惊”、“翥”等动词增强了画面感,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悬圃珠为树,天池玉作砂。" 这两句通过对园林景物的描绘,再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悬圃”、“天池”等词汇营造出一片神仙般的境界,而“珠为树”、“玉作砂”则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理想化表达。

"丹霄能几级,何必待乘槎。" 最后两句中,“丹霄”指的是云层的颜色,这里的“几级”显然是在问云海的深浅,而“何必待乘槎”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攀登高处以观赏景色的不屑,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已经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和神仙境界的构建,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以及超脱凡俗追求的艺术情怀。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漫作二首(其二)

黍谷纯阳入,鸾霄瑞彩生。

岳灵分正气,仙卫借神兵。

污俗迎风变,虚怀遇物倾。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横塘

秋寒洒背入帘霜,凤胫灯清照洞房。

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

风飘乱点更筹转,拍送繁弦曲破长。

散客出门斜月在,两眉愁思问横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袅娜

袅娜腰肢澹薄妆,六朝宫样窄衣裳。

著词暂见樱桃破,飞盏遥闻豆蔻香。

春恼情怀身觉瘦,酒添颜色粉生光。

此时不敢分明道,风月应知暗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易卜崔江处士

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门传组绶身能退,家学渔樵迹更奇。

四海尽闻龟策妙,九霄堪叹鹤书迟。

壶中日月将何用,借与闲人试一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