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塘

秋寒洒背入帘霜,凤胫灯清照洞房。

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

风飘乱点更筹转,拍送繁弦曲破长。

散客出门斜月在,两眉愁思问横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沉思。开篇两句“秋寒洒背入帘霜,凤胫灯清照洞房”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室清冷的氛围。帘幕间透进了秋夜的寒气,而室内却有凤形灯笼散发着温暖的光芒,构成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则表现了诗人在此静谧环境中进行创作和品茗的情景。蜀纸是古代著名的书写用纸,而麝煤则用于熏香,点燃后能增加室内的暖意;越瓯犀液则是指精美的茶具中泡制出的茶汤,散发出淡雅的香气。

“风飘乱点更筹转,拍送繁弦曲破长”这两句诗描写了外界的微风轻拂,使得室内的灯火摇曳,同时也传达了一种音乐的意境,或许是诗人在弹奏着古琴,发出悠扬而又断续的旋律。

最后,“散客出门斜月在,两眉愁思问横塘”则是诗人走出室外,对夜空中的斜月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思考。横塘或许是某个地方的名称,但在这里更多地象征着一种心灵的归宿或者是对未来的探寻。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沉思。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袅娜

袅娜腰肢澹薄妆,六朝宫样窄衣裳。

著词暂见樱桃破,飞盏遥闻豆蔻香。

春恼情怀身觉瘦,酒添颜色粉生光。

此时不敢分明道,风月应知暗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易卜崔江处士

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门传组绶身能退,家学渔樵迹更奇。

四海尽闻龟策妙,九霄堪叹鹤书迟。

壶中日月将何用,借与闲人试一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渔者

个侬居处近诛茅,枳棘篱兼用荻梢。

尽日风扉从自掩,无人筒钓是谁抛。

城方四面墙阴直,江阔中心水脉坳。

我亦好闲求老伴,莫嫌迁客且论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赠隐逸

静景须教静者寻,清狂何必在山阴。

蜂穿窗纸尘侵砚,鸟斗庭花露滴琴。

莫笑乱离方解印,犹胜颠蹶未抽簪。

筑金总得非名士,况是无人解筑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