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大风雨放舟自甬江下浃口

张帆如劲弓,寸心与为矢。

一发不及的,在空势不止。

崩沙声过山,低欲我舟委。

微命呼吸持,舟已转江觜。

沈寒天所泄,怨者但訾水。

天水寒拒迎,鸥毛独无毁。

我舟轻过鸥,能夺众隘诡。

区区三折江,直作池沼视。

我吟篇未终,我舟岸已抵。

咄嗟破浪游,几人乐忘死?

纵此投大溟,瞬息当万里。

可惜蓬莱田,而今种荆杞。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风雨中乘舟航行的壮丽景象,充满了豪情与哲思。

首句“张帆如劲弓”,以弓箭比喻风帆,形象地展现了风力之强,帆布之紧绷,预示着即将展开一场激烈的航行。接着,“寸心与为矢”则将诗人的心比作箭矢,暗示他内心的坚定与决心,即使面对未知的风暴,也毫不动摇。

“一发不及的,在空势不止”运用了射箭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船只在风浪中前行的情景,即使箭矢尚未命中目标,射箭者也不会停止,以此象征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崩沙声过山,低欲我舟委”描绘了风浪之大,沙石崩裂的声音仿佛越过高山,似乎要将船只压垮,营造出一种紧张而震撼的氛围。

“微命呼吸持,舟已转江觜”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航行的深刻思考,即使生命脆弱如微尘,也要坚持呼吸,勇敢面对前方的转折点。

“沈寒天所泄,怨者但訾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认为寒冷源自天空,怨言则归咎于水,体现了他对自然界深层次的理解。

“天水寒拒迎,鸥毛独无毁”描绘了天水之间的寒冷与抗拒,而鸥鸟羽毛却未受损伤,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坚韧。

“我舟轻过鸥,能夺众隘诡”展示了诗人对航行技巧的自信,即使在狭窄险恶的航道上,也能轻松驾驭船只,显示出高超的航海技艺。

“区区三折江,直作池沼视”将曲折的江流比作池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视角,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豁达。

“我吟篇未终,我舟岸已抵”描述了诗人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直到船靠岸才发现时间流逝,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与投入。

最后,“咄嗟破浪游,几人乐忘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航行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认为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

“纵此投大溟,瞬息当万里”展现了诗人对广阔海洋的想象,即使投入大海,也能瞬间行万里路,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无限可能。

“可惜蓬莱田,而今种荆杞。”以蓬莱仙境的荒芜比喻现实世界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勇气、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情,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智慧的作品。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白桃花二章(其一)

风丝一绺罥珠绦,力洗浓妆媵粉毫。

烟月横江春梦短,水云泼地画楼高。

避来弱影怜愁女,含尔孤情寄野蒿。

何事石梁仙路近,尚馀日气动尘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白桃花二章(其二)

谁家燕子觅黄昏,寒食天涯客断魂。

别后江潭如此水,重来门巷悄无言。

一春浓露消肌色,半剪凉云护泪痕。

收拾繁华归澹漠,任他红紫满遥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娥江道上

天碧江云敛,风和得晚晴。

低山浮远照,暗柳出新莺。

路渐违乡里,春偏感客情。

萋萋芳草色,明日越王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钱清江晓望

薄云洒江雨,宿气纠重阴。

长天少晴色,春半如秋深。

荒荒列遥岫,破碎无密林。

游风阻暄象,悽鸟争繁音。

客子伫佳眄,寂坐神与愔。

良辰任天弃,往悦但意寻。

搴蘋溯前渚,倚棹聊独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