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桃花二章(其一)

风丝一绺罥珠绦,力洗浓妆媵粉毫。

烟月横江春梦短,水云泼地画楼高。

避来弱影怜愁女,含尔孤情寄野蒿。

何事石梁仙路近,尚馀日气动尘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白桃花的美丽与哀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景象与情感巧妙融合。

首联“风丝一绺罥珠绦,力洗浓妆媵粉毫”,以“风丝”、“珠绦”、“浓妆”、“粉毫”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白桃花在春风中轻盈摇曳的姿态,仿佛是精心打扮的女子在展示她的美丽。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花朵具有了生命感。

颔联“烟月横江春梦短,水云泼地画楼高”,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意境。烟月、横江、春梦、水云、画楼等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春夜的烟月映照在江面上,仿佛短暂的梦境;远处的水云与高耸的画楼形成对比,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颈联“避来弱影怜愁女,含尔孤情寄野蒿”,诗人通过“弱影”、“怜愁女”、“孤情”等词,表达了对白桃花的同情与理解。它似乎在逃避着什么,又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孤独的情感寄托于野蒿之中,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令人感慨。

尾联“何事石梁仙路近,尚馀日气动尘嚣”,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为何通往仙境的道路如此接近,但仍然被世俗的尘嚣所困扰?这既是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暗示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白桃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白桃花二章(其二)

谁家燕子觅黄昏,寒食天涯客断魂。

别后江潭如此水,重来门巷悄无言。

一春浓露消肌色,半剪凉云护泪痕。

收拾繁华归澹漠,任他红紫满遥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娥江道上

天碧江云敛,风和得晚晴。

低山浮远照,暗柳出新莺。

路渐违乡里,春偏感客情。

萋萋芳草色,明日越王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钱清江晓望

薄云洒江雨,宿气纠重阴。

长天少晴色,春半如秋深。

荒荒列遥岫,破碎无密林。

游风阻暄象,悽鸟争繁音。

客子伫佳眄,寂坐神与愔。

良辰任天弃,往悦但意寻。

搴蘋溯前渚,倚棹聊独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春江曲

春蚕未出桑芽小,野菜青黄入烟晓。

烟平水远见山色,山树连堤接鸣鸟。

鸟声宛转东风来,风回岸曲桃花开。

桃花红间李花白,水烟山鸟相萦回。

烟边初日见人影,山根曲港通渔台。

千枝万枝各妍媚,天色平浮变葱翠。

英英在岸波香暖,暧暧当舷客心醉。

去年六月行归舟,荻芦过雨成凉秋。

今年二月复行路,别眼看花增别愁。

别愁黯与春愁聚,幽怨无端落江渚。

飞花流水近残春,谁傍浓阴听杜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