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舟行》由明代诗人谢矩所作,描绘了舟行途中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朔雪酿严寒”,以“朔雪”开篇,点明了季节背景,严寒的氛围中透露出一种肃穆与静谧。接着,“舟行午亦眠”,描述了舟行于水上的场景,即使在正午时分,舟上之人也安然入眠,展现出旅途中的宁静与安逸。
“风狂帆自落,堤远缆须牵”,这两句通过对比风力与帆的状态,以及对岸堤与船上缆绳的需要,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人类活动的平衡。狂风中,帆似乎无力抵抗而“自落”,而船员则需紧紧牵住缆绳,确保船只稳定,这一细节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与适应。
“柳线垂新岁,梅花尚旧年”,春意未至,柳树已吐新绿,梅花却依然绽放着冬日的余香。这不仅描绘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时间的流转。
最后,“相逢尽湖海,一笑晚霞前”,表达了旅途中的偶遇与欢笑,无论是来自何方,都能在夕阳的映照下共享一份温暖与喜悦。这句话不仅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相遇的向往与珍惜。
整体而言,《舟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的交融,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