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客人在都市中感受到时光飞逝的无常和孤独。开篇“远客滞都邑,老惊时节催”表达了客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惊觉与哀伤,都城即是指繁华的都市,这里的“老”字带有一种感慨,时间的脚步如同追赶着这位远行者,让他感到岁月匆匆。紧接着,“海边身梦觉,枕上鼓声来”则展示了客人在异乡的孤寂夜晚,他甚至在梦中也能听见来自家乡的军鼓之声,这里的“梦觉”和“枕上”增添了一份迷离与遥远感。
以下两句,“起见银河没,坐知阊阖开”则是客人夜不能寐,起来时看到天边星河(即银河)的消失,同时意识到城门(阊阖)已经打开。这里的“起见”和“坐知”表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也传达出诗人对于日与夜更迭、世事变换的感慨。
最后,“何为此生内,终夜泣尘埃”则是诗人发出的一种哀叹,他在问自己,为何在这短暂的人生中要承受如此孤独和悲伤,以至于整夜都沉浸在泪水与尘世的感慨之中。这里的“此生内”强调了生命的有限,“终夜泣尘埃”则是诗人情感的深刻表达,似乎他已经无法摆脱这份哀愁。
顾非熊作为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这首诗正体现了这种特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