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桥晚望

晴登洛桥望,寒色古槐稀。

流水东不息,翠华西未归。

云收中岳近,钟出后宫微。

回首禁门路,群鸦度落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在晴朗的日子里登上洛阳桥远望,冬日的寒意中老槐树稀疏可见。
流水向东不断流淌,皇帝的车驾却迟迟未从西边归来。
云雾散去,嵩山近在眼前,后宫的钟声若有若无地响起。
回望宫门之路,只见一群乌鸦在夕阳下飞过。

注释

晴:晴朗的。
洛桥:洛阳桥。
寒色:寒冷的景色。
古槐:古老的槐树。
稀:稀疏。
东:向东。
翠华:皇帝的仪仗。
西:向西。
未归:未返回。
云收:云雾消散。
中岳:嵩山。
钟出:钟声响起。
后宫:皇宫。
禁门:宫门。
群鸦:一群乌鸦。
落晖:落日余晖。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黄昏时分的诗句,通过对洛桥景象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特有的感慨和情怀。开篇两句,“晴登洛桥望,寒色古槐稀”表明在一个晴朗的下午,诗人登上了洛桥,目之所及是那古老槐树稀疏的影子,这些景象都渲染着一种淡淡的秋意和孤寂感。

接下来的“流水东不息,翠华西未归”则描绘了河水向东不断流淌,而那遥远的地方(翠华)却还没有回归之意。这两句诗强化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阔,增添了一份对时光易逝和人事难料的情感。

“云收中岳近,钟出后宫微”这两句则描写了天色渐晚,云层似乎将远处的山峰拉得更为接近,而那隐约传来的钟声,则让人联想到深巷中的皇宫。这不仅是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最后两句,“回首禁门路,群鸦度落晖”则表现了诗人回头望向那通往皇城的道路,夕阳下的乌鸦排成一行,穿梭在渐渐降临的黄昏之中。这是一种对过去的追忆和现实的对比,也是对宫禁生活的一种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空间辽阔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80)

顾非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夜登王屋仙坛

月临峰顶坛,气爽觉天宽。

身去银河近,衣沾玉露寒。

云中日已赤,山外夜初残。

即此是仙境,惟愁再上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长安清明言怀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冬日寄蔡先辈校书京

弱冠下茅岭,中年道不行。

旧交因贵绝,新月对愁生。

旅思风飘叶,归心雁过城。

惟君知我苦,何异爨桐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塞即事二首(其一)

塞山行尽到乌延,万顷沙堆见极边。

河上月沉鸿雁起,碛中风度犬羊膻。

席箕草断城池外,护柳花开帐幕前。

此处游人堪下泪,更闻终日望狼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