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感怀呈永叔

春阳泛野动,春阴与天低。

远林气蔼蔼,长道风依依。

览物虽暂适,感怀翻然移。

所见既可骇,所闻良可悲。

去年水后旱,田亩不及犁。

冬温晚得雪,宿麦生者稀。

前去固无望,即日已苦饥。

老稚满田野,斲掘寻凫茈。

此物近亦尽,卷耳共所资。

昔云能驱风,充腹理不疑。

今乃有毒厉,肠胃坐疮痍。

十有七八死,当路横其尸。

犬彘咋其骨,乌鸢啄其皮。

胡为残良民,令此鸟兽肥。

天岂意如此,泱荡莫可知。

高位厌粱肉,坐论搀云霓。

岂无富人术,使之长熙熙。

我今饥伶俜,悯此复自思。

自济既不暇,将复奈尔为。

愁愤徒满胸,嵘嵘不能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城南感怀呈永叔》,描绘了春天野外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忧虑。首联“春阳泛野动,春阴与天低”展现了春天阳光普照和阴云低垂的对比,渲染出一种春天的气息。接下来的“远林气蔼蔼,长道风依依”描绘了远处树林的朦胧和道路微风的轻拂,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诗人由景及情,感慨万分:“览物虽暂适,感怀翻然移。”虽然眼前景色尚可暂时慰藉,但内心的感受却因现实的困苦而转变。“去年水后旱,田亩不及犁”揭示了去年的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冬雪稀少,麦苗生长艰难。“前去固无望,即日已苦饥”表达了对未来的绝望和当前的饥饿困境。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农村的惨状:“老稚满田野,斲掘寻凫茈”,老幼皆需挖掘草根度日,连常见的野菜也难觅。“昔云能驱风,充腹理不疑”曾以为食物如凫茈能填饱肚子,如今却成了毒害。“犬彘咋其骨,乌鸢啄其皮”描绘了动物们对人类尸体的掠食,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境地。

诗人对社会不公发出质问:“胡为残良民,令此鸟兽肥?”为何要让善良的百姓受苦,而让禽兽得以肥硕?他反思权贵们的奢侈生活:“高位厌粱肉,坐论搀云霓”,高官们享受着奢华,却无视民间疾苦。他感叹自己无力自救,只能深感忧虑:“自济既不暇,将复奈尔为”。

最后,诗人的情绪激昂:“愁愤徒满胸,嵘嵘不能齐。”满腔愁愤难以平息,表达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深深忧虑和无奈。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

收录诗词(221)

苏舜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 字:子美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48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沧浪亭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金陵杂兴诗后

六朝留寄多多恨,一士来歌百百诗。

驱使春风游笔下,个中情景个中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耕堂杂兴

背乡不过五十日,世事如云逐段移。

客里念家家念客,归来一似未行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