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俨对文天祥的深切缅怀之作。文天祥,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英雄,其“誓死成仁”的精神,激励了无数后人。诗中通过“誓死成仁永不忘”开篇,直接表达了对文天祥英勇不屈精神的敬仰与怀念。
“勤王发愤更鹰扬”一句,既描绘了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英勇抗敌的形象,也体现了他为国为民的坚定决心和豪迈气概。“虞渊日落山河惨,吴苑春归草木长”,运用对比手法,以夕阳西下、山河惨淡的景象,反衬出文天祥牺牲前的悲壮,同时以春天的生机勃勃,象征着文天祥虽已离世,但其精神永存,影响深远。
“万里羁囚抛骨肉,百年忠义见文章”,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文天祥在被囚期间,面对生死考验,依然坚守忠义,不改初衷。他的事迹,不仅成为历史上的佳话,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忠义典范。
最后,“可怜有客王炎午,生祭临风泪几行”,表达了对文天祥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文天祥精神的深深敬仰与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文天祥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不朽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