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其二)赋得镫前细雨檐花落

别愁凄满院。正晚来、疏帘和雨都卷。春痕背镫见。

又烟丝碧润,露花红断。潇潇线线。

绕回阑,寒轻夜浅。

被东风、迤逗相思,刚落檐花一片。休缱。

红楼隔冷,珠箔通光,作成闺怨。天涯纵远。

诗共酒,尽消遣。

但西窗剪烛,东阑对雪,年时几回相见。

好殷勤、爱惜良宵,莫催银箭。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雨之夜的画面,满院的离愁别绪在疏帘卷起的雨中显得更加凄凉。诗人通过描绘灯下春雨滴落的痕迹,以及窗外檐花飘落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潇潇线线"形象地写出雨丝的连续不断,而东风则增添了相思之情,使得每一片落下的檐花都仿佛是情感的寄托。

接下来,词人借红楼隔绝的冷寂和闺怨的情绪,表达了主人公与远方之人的距离感,即使有诗词和美酒相伴,也无法消解这无尽的相思。西窗剪烛、东阑对雪的场景,更是勾起了往昔的回忆,那些共度的美好时光似乎只有在这样的夜晚才能重现在心头。

最后,诗人劝告对方珍惜这美好的夜晚,不要急于流逝的时光,表达了对相聚时刻的珍视和挽留。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王闿运的独特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12)

王闿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 字:壬秋
  • 号:湘绮
  •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 生卒年:kǎi)运(1833—1916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庚午题岳阳楼,用稼轩韵

问汀洲,几多芳草,青青远黏天去。

少年儿女春闺意,又对流光重数。留不住。

烟波恨,逡巡踏破湖边路。凭栏不语。

待更不伤心,此心仍似,一点未飞絮。

人间似,离合悲欢总误。无情犹有痴妒。

愁来漫写登楼赋。不遇解人谁诉。梁燕舞。

还只恐、洞庭也化桑田土。当年战苦。

休更说周郎,风流尽在,千古浪淘处。

形式:

女冠子(其一)庚午送灶

年年箫鼓。总是宜家儿女。闹深宵。

酒薄寒犹在,香轻春共摇。饔飧何日了。

车马不辞劳。消受饧糕粥,更鏖糟。

形式:

女冠子(其二)二月初一

二月初一。十九年前今日。正春分。

酒绿香如雾,花红晕作云。

娉婷轻嫁了,旖旎暗怜人。惟有迷离梦,又逢春。

形式:

南乡子.赋得惜花春起早

春恨压屏山。细雨欺花困牡丹。

雨若再晴花再艳,应难。唤起双鬟摘下看。

凭软曲阑干。晓逗微光似不寒。

忽地玉阶风过,觉衣单。重入罗帏又懒眠。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