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佞幸传呼至,师臣伛偻迎。
暮年灵寿杖,幸自可扶行。
这段诗摘自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中的第46首。诗中描绘了一位年迈之人的形象,他依靠着灵寿杖勉强行走,反映出老年人的体力衰弱和对生命的珍视。
“佞幸传呼至,师臣伛偻迎”中的“佞幸”指的是古代朝鲜族的一种称谓,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远方来的客人。诗句通过形象地描述了老人的朋友或同僚听到消息后急忙赶来相聚的情景。
“暮年灵寿杖,幸自可扶行”则直接描写了老人手持拐杖勉强行走的情况。“灵寿杖”在这里不仅是实用之物,也象征着对长寿的渴望和追求。整体上,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最后阶段的珍惜,以及对于与亲朋好友共度时光的渴望。
刘克庄作为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其作品多描绘生活场景,富有现实感和哲理思考。通过这段简短的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以及对于生命流逝的无奈与珍惜。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二稚吁何罪,冤犹在史书。
老瞒浑忘却,只记哭仓舒。
聚橛并番楀,今犹唾姓名。
国人深可畏,尹氏更须平。
不愁儿足冻,第恐母心伤。
所以子范子,惟弹一履霜。
若以色见我,几于貌失人。
林公少须发,澄观欠冠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