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其三)闺中除夕

榾柮暖炉烟。笑劝屠苏称合欢。

自爇沉檀供绣佛,低言。愿妾红颜胜旧年。

隔夜整钗钿。守着梅花不去眠。

更有一椿郎谶取,团圆。预乞明朝拜节钱。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鉴赏

这首明代尤侗的《南乡子·其三》闺中除夕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闺中女子在除夕之夜的独处情景和内心情感。首句“榾柮暖炉烟”,形象地展现了炉火燃烧的温馨画面,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接着,“笑劝屠苏称合欢”写女子独自举杯,借屠苏酒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与亲人的思念,笑容中蕴含着寂寞与期待。

“自爇沉檀供绣佛”一句,女子点燃沉檀香,虔诚地为佛像祈祷,希望佛祖保佑自己青春永驻,暗示了她对青春流逝的忧虑和对未来的祈福。“低言。愿妾红颜胜旧年”进一步表达了她的内心愿望,低声祈祷自己的容貌能如旧时般美丽。

下片转而描述女子的夜晚生活,“隔夜整钗钿”,她精心打扮,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但“守着梅花不去眠”,梅花象征高洁,也寓含了女子对纯洁爱情的向往,她独自守夜,难以入眠,期待着团聚的时刻。

最后一句“更有一椿郎谶取,团圆。预乞明朝拜节钱”,女子对未来团聚的渴望更为强烈,她不仅期盼着与心上人的重逢,还提前祈求来日拜节所需的金钱,显示出对生活的实际考虑和对幸福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除夕夜闺中女子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以及对团圆的深深期盼,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其四)闺中元旦

灯下了妆奁。玳瑁堂前春色添。

万福归来无一事,憨憨。自揭薰笼换绣衫。

迎喜出门檐。笑看家家下竹帘。

瓜子满阶人莫扫,纤纤。曾带脂香唾舌尖。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其五)吊邹氏废园

华屋委荒丘。萧瑟西风十二楼。

留下空梁巢燕,啾啾。梦忆珠帘碧玉钩。

歌舞彩云流。野草斜阳伴客愁。

惟有青山依旧在,悠悠。看尽红颜又白头。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尤]韵

南乡子(其六)席上戏赠女伶文玉

珠箔舞蛮靴。浅立氍歈宛转歌。

忽换猩袍红烛艳,瞧科。锦伞将军小黛蛾。

鬒发尚盘螺。一瓣丝鞭燕尾拖。

为待情人亲解取,谁何。春草江南细马驮。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歌]韵

虞美人(其一)怜病

病魔才别书帷去。又借香奁住。恹恹瘦骨怯春纱。

犹向药烟影里问残花。晓来强起妆台立。

揽镜愁眉窄。侍儿且罢掠云鬟。

恐怕春风多厉不胜寒。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