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人生义愤最难平,休逞王郎剑气青。

松柏何心能不老,神仙嗜酒怕常醒。

任渠机灵终戕性,自古愚蒙转获龄。

学得养生无异术,忘情一味胜庖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养生》由清代诗人牛焘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与生动的比喻,探讨了养生之道与人性的本质。

首句“人生义愤最难平”,开篇即点明人世间情感纠葛与不平之事难以彻底消除,引出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的追求。接着,“休逞王郎剑气青”一句,以王郎(王勃)之剑气喻指争斗与激进,劝诫人们不应以暴力或极端手段解决问题,而应寻求更为平和与智慧的方式来化解矛盾。

“松柏何心能不老,神仙嗜酒怕常醒”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松柏与传说中的神仙形象,强调生命的永恒与内心的觉醒。松柏虽长青不老,但并非因无欲无求,而是因其坚韧与适应环境的能力;神仙虽能饮酒,却害怕常醒,暗示了过度放纵与欲望的消极影响,提倡一种适度的生活态度。

“任渠机灵终戕性,自古愚蒙转获龄”则进一步阐述了人性与智慧的关系。机灵之人往往因过度思虑而损害本性,而看似愚钝的人,却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长寿。这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推崇。

最后,“学得养生无异术,忘情一味胜庖丁”总结全诗主旨,指出养生并非神秘莫测的技艺,而是一种回归自然、淡泊名利、忘却杂念的生活态度。将养生与庖丁解牛的技艺相提并论,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性,如同庖丁在解牛时,通过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养生与人性、智慧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过一种简单、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

收录诗词(286)

牛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浩歌

一往红尘五百年,山中消息竟茫然。

桃花片片随流水,春老蓬莱几洞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烹茶

松风乍入铜瓶响,竹露旋倾蟹眼圆。

一阵香飔融午梦,满庭空翠锁厨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闻边警即事

才闻羽檄自黔中,又警妖氛接迤东。

叹息有年供窃鼠,仓惶无计赋哀鸿。

天怜赤子胥靖□,人奋苍头预备戎。

深愿边防资勇练,滇南万里共休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旅次永北中州

旅次炊烟断,荒郊暴骨多。

膏腴成鼠壤,轮奂没蓬科。

邻境类如此,吾乡更若何?

悬知归老计,身世两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