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俞君任通判诗

乡评月旦尚依然,旁郡人称别驾贤。

邂逅宦途同晚岁,游从太学记当年。

谁怜冷落堪为地,我欲吹嘘送上天。

荐墨未乾君已矣,漫凭楚挽慰重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乡里的舆论评价至今依旧,邻郡的人称赞他为杰出的副使。
我们在仕途上偶然相遇,都已是晚年,回忆起在太学共度的日子。
谁能理解他的孤寂,这境遇如同荒凉之地,我希望能为他向上天申诉。
你的推荐书还未干透,你却已离去,只能借楚地的挽歌来安慰你在九泉之下的灵魂。

注释

乡评:乡里的舆论评价。
月旦:评论人物的好坏。
依然:依旧。
别驾:古代官职名,这里指副使。
贤:优秀。
邂逅:偶然相遇。
宦途:仕途生涯。
晚岁:晚年。
太学:古代最高学府。
冷落:孤寂、被冷落。
堪:能,足以。
地:比喻境遇。
吹嘘:向上天申诉,比喻尽力争取。
送上天:向上天祈求。
荐墨:推荐信,这里指对人的赞誉。
未乾:未干透。
君已矣:你已经去世了。
楚挽:楚地的挽歌,指哀悼的歌曲。
重泉:九泉之下,指墓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悼念好友俞君任的挽诗。诗中表达了对俞君任的怀念和对其品德的赞赏。"乡评月旦尚依然",说明俞君任在乡间的口碑良好,人们依然记得他的高尚评价。"旁郡人称别驾贤",进一步强调了他在其他地方也受到尊敬,被认为是德才兼备的官员。

"邂逅宦途同晚岁",诗人感慨两人在仕途上的相遇都在晚年,暗示了俞君任的生涯可能并不顺遂,但两人在艰难岁月中的友情弥足珍贵。"游从太学记当年",回忆起他们一同在太学求学的时光,体现了深厚的友谊。

"谁怜冷落堪为地,我欲吹嘘送上天",诗人表达了对俞君任遭遇不幸的同情,希望能为他赢得公正的评价,甚至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他的美德推向更高的境地。"荐墨未乾君已矣",惋惜俞君任的突然离世,墨迹未干,人却已逝去。

最后,"漫凭楚挽慰重泉",诗人只能借哀歌(楚挽)来寄托哀思,安慰他在九泉之下的朋友。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逝者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奚公彦章承奉诗(其二)

已识嵇中散,谁惭王浚冲。

鸿飞嗟目断,鹤化骇群空。

懒作金门客,宁为铁面翁。

后园花木在,回首又春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挽奚公彦章承奉诗(其一)

上国曾倾盖,文闱昔盍簪。

科名终在子,章服果何心。

朝露悲蒿里,遗风上竹林。

人琴俱不见,哀挽为沾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挽都运徽猷陈君诗(其一)

煮海摅忠论,潢池詟武威。

分符留惠爱,持节借光辉。

阀阅伊谁似,功名与愿违。

未前宣室问,遽作九原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挽都运徽猷陈君诗(其二)

玉节稽严召,琳宫暂列仙。

月华方喜见,薤露忽悲缠。

回首长安日,伤心蜀道天。

初无封禅议,遗藁总堪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