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盘翁知县登七星山吊石道士

叠嶂矗空青,耽幽共一寻。

苔荒碑意古,茗苦道情深。

有兴梯苍壁,无才咏玉簪。

吟仙何处去,我辈复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层层山峦直插蓝天,沉醉于幽静中一同探寻。
青苔覆盖的古碑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品茗的苦涩蕴含着深远的道义。
兴致勃勃地攀爬苍翠的峭壁,却没有才华去描绘那如玉的簪花。
吟诗的仙人去了哪里?我们这些后人又来此重游。

注释

叠嶂:层层叠叠的山峰。
耽:沉醉。
幽:幽静。
一寻:一同探索。
苔荒:长满青苔的荒凉。
碑意:碑文的含义。
古:古老。
茗苦:苦茶。
梯:攀登。
苍壁:青色的峭壁。
咏:吟咏。
玉簪:比喻美好的事物。
吟仙:吟诗的仙人。
何处去:去了哪里。
复:再次。
登临:登山游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乐雷发的作品,名为《与李盘翁知县登七星山吊石道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古迹的怀念,以及对于仙境和高洁之士的向往。

“叠嶂矗空青,耽幽共一寻。” 这两句描写了层叠的山峦如同矗立在空中一般,颜色呈现出一种深远的苍翠。山间的幽静与诗人共同探寻古老的踪迹,这里的“耽”字用得非常生动,传达了一种沉浸和探索的意味。

“苔荒碑意古,茗苦道情深。”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古代遗留下来的石碑的感慨。长满了苔藓的碑文透露出岁月的痕迹,而“茗苦”一词形容的是仙人的清苦生活,这里的“茗”字指的是一种苦味的植物,用以比喻道士的修行之艰辛,表达了一种对道法深邃情感的赞美。

“有兴梯苍壁,无才咏玉簪。” 这两句则是诗人自叙。面对着苍老的石壁,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和创作的灵感,但他却感到自己没有才能去吟咏那些精美如玉簪的诗句,这里体现了一种文人之间的自谦与仰慕。

“吟仙何处去,我辈复登临。” 最后两句则是对仙境的一种追寻。诗人在问,吟诵仙道之人又将到哪里去寻找他们?而诗人自己则是一再地登上高处,去临摹那些已经消逝的仙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古迹的描写,以及对仙境和高洁之士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操。这不仅是一次登山吊古,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155)

乐雷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 字:声远
  • 号:雪矶
  • 籍贯:湖南宁远
  • 生卒年: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小舣袁家窑竹居买酒

江绕衡门接旅津,鲤鱼风歇水粼粼。

湘醨三盏浇吟思,潇碧千竿对老身。

题笔未能行客醉,典琴不用主人贫。

隔江谁掉高名丽,满载鸬鹚捉锦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书萧千岩集

向来杨陆共峥嵘,吟到停云趣转清。

古似洞庭张雅乐,严如即墨敛残兵。

茵蔯终不肥方朔,芣苡何堪病冉耕。

细读残编搔白首,未应造物忌诗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归侍

石田茅屋野苔春,喜对庭闱话苦辛。

客路本无如意事,瘴乡难有却回身。

且寻农耒耕湘雨,待看天戈洗鞑尘。

门外黄旗边饷急,可堪杯酒各伤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戊戌冬仆客桂林雪中赵叔愚书张司业逢贾岛绝句为寄今冬对雪感而有作

朔风于水浸琼沙,曾共骚翁理钓槎。

对酒又吟端木叶,论诗还忆款冬花。

饥能驱我瓶储罄,老不饶人镜影华。

拟唤扁舟寻剡叟,岭梅潇菊各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