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庭偃松诗

势轧枝偏根已危,高情一见与扶持。

忽从憔悴有生意,却为离披无俗姿。

影入岩廊行乐处,韵含天籁宿斋时。

谢公莫道东山去,待取阴成满凤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枝干倾斜根基动摇,高雅之情立刻给予支撑。
忽然间它从枯萎中恢复生机,再无寻常的姿态。
它的影子投射在官署的走廊,韵律融入夜晚的自然之声。
谢公啊,别急着离开东山,等到荫蔽足够,你将在朝廷中大展宏图。

注释

势轧:枝干倾斜。
危:动摇。
高情:高雅之情。
扶持:支撑。
憔悴:枯萎。
生意:生机。
离披:零落不整。
俗姿:寻常姿态。
影入:影子投射。
岩廊:官署的走廊。
韵含:韵律融入。
天籁:自然之声。
宿斋时:夜晚。
谢公:指谢安,这里是对有才华者的称呼。
东山去:离开东山隐居。
阴成:荫蔽积累。
满凤池:在朝廷中占据高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长在险恶环境中的挺拔松树的图景,借此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独立自主品格的赞美。开篇“势轧枝偏根已危”两句,形象地展现了松树在岩石缝隙中顽强生长的情状,其生存之艰难可见一斑。

接着,“高情一见与扶持”表达了诗人对这等境况的同情和赞赏。紧接着,“忽从憔悴有生意,却为离披无俗姿”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松树在困境中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独立风采,这种“生意”与众不同的“姿态”,正是诗人所欣赏的高洁情操。

下片,“影入岩廊行乐处,韵含天籁宿斋时”写出了松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以及它在静谧之中散发出的超凡脱俗的情趣。最后两句“谢公莫道东山去,待取阴成满凤池”,则是在借古人谢灵运游历名山大川的典故,表达诗人对松树未来更好生长环境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状态的赞扬,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自然之美和生命力强大的向往。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松江送处州奚使君

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

从来别离地,能使管弦愁。

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

知君五陵客,不乐石门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松滋渡望峡中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

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

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

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河南王少尹宅燕张常侍白舍人兼呈卢郎中李员外二副使

将星夜落使星来,三省清臣到外台。

事重各衔天子诏,礼成同把故人杯。

捲帘松竹雪初霁,满院池塘春欲回。

第一林亭迎好客,殷勤莫惜玉山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河南白尹有喜崔宾客归洛兼见怀长句因而继和

几年侍从作名臣,却向青云索得身。

朝士忽为方外士,主人仍是眼中人。

双鸾游处天京好,五马行时海峤春。

遥羡光阴不虚掷,肯令丝竹暂生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