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墩秋月

庾亮楼前月正明,谢公墩上雨初晴。

清光照我双吟鬓,此夜怀人万里情。

隔竹流萤看不见,绕枝羁鸟宿还惊。

天涯一望乡心切,肠断秋山笛里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团墩秋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情的画面。诗的首句“庾亮楼前月正明”,以庾亮楼为背景,点出明亮的秋月,暗示了夜晚的宁静和历史的沧桑感。次句“谢公墩上雨初晴”则转而描绘雨后初晴的清新,与月光相映成趣,为后文的情感抒发铺垫。

“清光照我双吟鬓”写月光洒在诗人的两鬓,照见了他的孤独与诗意,也寓含了岁月的流逝。接下来,“此夜怀人万里情”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万里之情通过月夜得以寄托。

“隔竹流萤看不见,绕枝羁鸟宿还惊”两句,借景生情,萤火虫隔着竹林难以察觉,而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也被月光惊动,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寂寥。最后,“天涯一望乡心切,肠断秋山笛里声”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身处天涯,听到秋山上传来的笛声,思乡之情愈发强烈,内心悲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景色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怀人之情和乡愁,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明代文人墨客的典型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梅涧

地僻沙寒水更清,老梅偏向涧边横。

风吹落瓣仍低陨,石压傍枝却倒生。

野鹤对人轻欲舞,蹇驴冲雪瘦能行。

山翁只在山中老,看尽春光不入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敷五菊屏

先生深卧菊花丛,曲几围屏杳窕通。

本为红尘辞俗眼,岂因多病怯秋风。

交情尽付炎凉外,身计聊凭吏隐中。

相过不嫌憔悴质,秪应风味与君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体斋西轩观玉簪花偶作

小园纡步玉堂阴,堂下花开白玉簪。

浥露馀香犹带湿,出泥幽意敢辞深。

冰霜自与孤高色,风雨长怀采掇心。

醉后相思不相见,月庭如水正难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雨中种竹

石栏沙路雨声乾,为欠萧萧一两竿。

深带土膏从地底,暝移茅屋过江干。

方于辰日依时种,影待晴天拂翠看。

试倚蓬窗听疏密,布袍沾尽不知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