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二子韵

松边庭户竹边窗,归卧故山云半床。

蕙帐夜寒眠鹤醒,芸签日煖蠹鱼香。

读书喜汝眼如月,涉世嗟予鬓欲霜。

莫道文章真小技,今人当与古争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松树环绕的庭院和竹林围绕的窗户,我回到故乡山中,云雾半掩着我的床榻。
在充满蕙草香气的帐中,夜晚寒冷,连鹤也被惊醒;书卷在阳光下,蠹鱼的气味更显温馨。
阅读时,你的目光明亮如月,让我欢喜;然而在世间沉浮,我感叹自己鬓发已近霜白。
不要说写文章只是微不足道的技艺,现今的人应当与古人一较高下,追求卓越。

注释

松边庭户:松树环绕的庭院。
归卧:回到故乡。
故山:故乡的山。
云半床:云雾半掩的床榻。
蕙帐:用蕙草装饰的帐子。
眠鹤:被惊醒的鹤。
芸签:书签。
蠹鱼香:书虫留下的香气。
涉世:经历世事。
鬓欲霜:鬓发已显白色。
文章:写文章。
小技:微不足道的技艺。
今人:现今的人。
古争长:与古人竞争高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的生活情景。"松边庭户竹边窗"一句,通过对居所环境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自然的氛围。"归卧故山云半床"则表达了诗人归隐后的悠然自得。

接下来两句"蕙帐夜寒眠鹤醒,芸签日煖蠹鱼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早晚的生活状态。蕙帐即竹帘,夜晚竹帘下有凉意,睡梦中被冷风唤醒,与自然息息相关;而芸签(一种植物)在日光下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里用"蠹鱼"比喻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读书喜汝眼如月",表明诗人热爱阅读,对于知识有着深厚的追求和渴望。"涉世嗟予鬓欲霜"则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

最后两句"莫道文章真小技,今人当与古争长"是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自信和挑战。诗人认为写作并非简单的技艺,而是在文化传承中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今人应当与古代文豪一较高下,不断推陈出新。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归隐后的情感世界和文学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代变迁、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05)

于石(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中秋对月

冰壶碾破一轮秋,杯吸长鲸笔挽牛。

大地山河明色界,九天宫阙耀琼楼。

香浮蟾桂今犹古,曲按霓裳乐易愁。

四海清光无不照,何须天柱一峰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天民有年

四海同一稔,茆檐蔼富穰。

邻灯晓炊暖,溪雨晚舂香。

有客歌良耜,何人饿首阳。

三时足勤苦,真乐在冬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何寺簿闲咏

居喜山深人不知,凝岚空翠淡含辉。

隔林樵语惊猿去,倚石松枝碍鹤飞。

留客眠云听涧瀑,呼儿踏月扫苔矶。

冥心静坐勿轻出,门外藤萝露湿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君会初冬

一年好景橘黄时,骤冷惟应瘦骨知。

吠犬频繁堕霜叶,栖鸦不定战风枝。

炉何必试手可热,文未能成鬓欲丝。

春逼寒梅三两点,蹇驴江路试寻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