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君会初冬

一年好景橘黄时,骤冷惟应瘦骨知。

吠犬频繁堕霜叶,栖鸦不定战风枝。

炉何必试手可热,文未能成鬓欲丝。

春逼寒梅三两点,蹇驴江路试寻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一年中最美的景色在橘子变黄的时候,突然的寒冷只有瘦弱的骨头能感知。
寒霜中,犬吠声频繁落下凋零的树叶,乌鸦在风中不安地栖息在树枝上。
不必试炉火是否温暖,因为文章还未写完,我的鬓发已如细丝般斑白。
春天逼近,寒梅仅剩两三点残花,我骑着跛驴在江边小路上寻找创作的灵感。

注释

橘黄:指秋季橘子成熟时的黄色,象征丰收和美景。
骤冷:突然的寒冷。
瘦骨:形容人或事物因寒冷而显得消瘦。
炉何必试手可热:暗示不必急于求成,炉火自然会暖。
文未能成:指文章尚未完成。
鬓欲丝:形容头发稀疏,接近白色。
春逼寒梅:春天来临,寒梅即将凋谢。
蹇驴:行动迟缓的驴,比喻诗人行走艰难。
江路:江边的道路。
试寻诗:尝试在旅途中寻找创作灵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冬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不易。"一年好景橘黄时,骤冷惟应瘦骨知"两句,表达了秋末转入寒冬之际,橘子成熟却突然遭遇严寒,只有瘦弱的枝干能感受到这突如其来的冷意。接着"吠犬频繁堕霜叶,栖鸦不定战风枝"两句,则是通过犬吠声和鸟儿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传达了寒冷与不安的氛围。

"炉何必试手可热,文未能成鬓欲丝"这两句诗,表明诗人虽然身处温暖的室内,但心中却无从安顿,对于未完成的文章也只能束之高阁,心绪纷繁。最后"春逼寒梅三两点,蹇驴江路试寻诗"则是说尽管冬天将尽,春意渐浓,但此刻仍需在严寒中寻找那些尚未开放的寒梅,以此激发诗思。

整首诗通过对初冬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温暖与寒冷、完成与未完成事物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在困顿之中的无奈和对文学创作的渴望。

收录诗词(205)

于石(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君会感思

满眼山川感旧游,依然野水自横舟。

一樽长照古今月,两鬓不禁天地秋。

有屋有田清颍尾,自蒲自柳曲江头。

虚名不落人间世,一径松风稳跨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吴子益

四野杳无车马喧,竹阴篱落半开门。

牛归落叶径边径,犬吠斜阳村外村。

老树不摇波弄影,扁舟已去岸留痕。

悠然乐意相关处,坐对青山两不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次韵芳卿一室

一室志天下,何须山更深。

英雄四海眼,道义百年心。

蕉鹿梦中梦,松风吟处吟。

幽泉鸣绝壁,不作世间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邵佥判幽居

闭门久不出,摩挲鬓欲翁。

有杯问明月,无扇障西风。

神骏老嘶枥,纸鸢高入空。

天应怜我懒,瓜圃自泉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