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观海》由宋代诗人张侃所作,通过描绘观海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规律的思考。
首句“孔圣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借用了孔子乘桴渡海的典故,暗含了对儒家之道在现实中的困境与无奈,同时也引出了观海的主题。接着,“非子深寓言,诚欲警不逮”则进一步强调了寓言的警示作用,提醒人们要警醒于自身不足之处。
“我生游江湖,舟汎听自在”展现了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接下来的“有时月初生,满天云去叆”,描绘了月升云散的美丽景象,充满了诗意与宁静感。
“今朝到海边,潮迟立可待”描述了诗人到达海边的情景,潮水缓缓,等待着他的到来。这一句既是对眼前景象的描写,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哲思。
“固知源脉长,下藏鱼龙队”表达了对大海深处奥秘的探索与敬畏,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想见景晴明,间亦露光彩”则是对晴朗天空下海面光芒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因尔观自然,天地能主宰”总结了全诗的主旨,即通过观察自然现象,领悟到宇宙的广阔与力量,认识到自然法则的不可违抗性。整首诗以观海为线索,融合了哲学思考与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的深刻理解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