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碧山曾共惜分阴,暗学相如赋上林。
到此敢逾千里恨,归家且遂十年心。
疏愚祗怯膺门险,浅薄争窥孔室深。
一顾傥怜持苦节,更令何处问升沉。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情深厚且难以忘怀之情感的作品。开篇“碧山曾共惜分阴”描绘了与朋友在青山绿水间共同享受天气之美好,分阴暗示彼此之间的情谊如同自然界中不可分割的云烟。
接着“暗学相如赋上林”则表明诗人在心中学习古代诗人(如相如)的风格,试图通过文学来寄托自己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到此敢逾千里恨"一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而且也透露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执着。
“归家且遂十年心”则表达了回到故乡后,内心依旧保持着与友人的情谊不变,即使过了十年之久。"疏愚祗怯膺门险"一句,通过形容自己的愚笨和门第的险峻,暗示了诗人对知识和学问的渴望,以及希望能够跨越这些障碍。
“浅薄争窥孔室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广博知识的追求,即便是浅尝辄止,也希望能一窥孔子的深邃学问。"一顾傥怜持苦节"则描绘了一种对朋友的怜悯之情,以及对友谊坚守不渝的决心。
最后“更令何处问升沉”则是在询问在这个广阔的世界中,应当到哪里去寻找那些能够理解自己、与自己一同沉浮于世事变迁的人。这句话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深度和广度的一种探索。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情感,以及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是一篇富有深意和感情色彩的佳作。
不详
开门绝壑旁,蹑藓过花梁。
路入峰峦影,风来芝朮香。
夜吟明雪牖,春梦闭云房。
尽室更何有,一琴兼一觞。
三边近日往来通,尽是将军镇抚功。
兵统万人为上将,威加千里慑西戎。
清笳绕塞吹寒月,红旆当山肃晓风。
却恨北荒沾雨露,无因扫尽虏庭空。
立事成功尽远图,一方独与万方殊。
藩臣皆竞师兵略,相国今多揖庙谟。
礼乐政行凋弊俗,歌谣声彻帝王都。
即随凤诏归何处,祗是操持造化炉。
日日恨何穷,巴云旧隐空。
一为栖寓客,二见北归鸿。
有道期攀桂,无门息转蓬。
赁居将罄比,乞食与僧同。
花月登临处,江山怅望中。
众皆轻病骥,谁肯救焦桐。
坐惜春还至,愁吟夜每终。
谷寒思变律,叶晚怯回风。
谒蔡惭王粲,怜衡冀孔融。
深恩知尚在,何处问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