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万益之刘平子梁伯静嘉荐侄出郭酹吴非熊

出郭霜气微,孤村澹斜阳。

依依闻邻笛,我怀憯以怆。

眷彼同心人,胡为委山岗。

海国三千里,游魂归路长。

入门不见人,但见此黄肠。

旅葵蔓荒阶,枯藓上颓墙。

思子平生欢,微吟暗自伤。

蔬盘罗野簌,且复荐壶觞。

放声聊一哭,掩袂出长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城所见的秋日黄昏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首句“出郭霜气微”点明了季节与时间,霜气微薄,预示着秋天的寒意。接着“孤村澹斜阳”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显寂寥的画面,夕阳西下,给孤零零的村庄披上一层淡淡的余晖。

“依依闻邻笛,我怀憯以怆”两句,通过远处传来的笛声,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悲伤。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离别与思念的故事,让诗人不禁回想起远方的友人或亲人,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感慨。

“眷彼同心人,胡为委山岗”表达了对逝去友情或爱情的怀念与惋惜。诗人深情地回忆起与某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却无奈地发现对方已远离尘世,长眠于山岗之上。

“海国三千里,游魂归路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离别的哀痛。诗人想象着友人的灵魂穿越广阔无垠的海域,寻找回家的路,这一过程充满了艰辛与孤独。

“入门不见人,但见此黄肠”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中,却只能面对空荡荡的房间和逝去的回忆,心中满是失落与寂寞。

“旅葵蔓荒阶,枯藓上颓墙”通过自然界的衰败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荒草蔓延在废弃的台阶上,青苔覆盖在破败的墙壁上,这一切都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万物的变迁。

“思子平生欢,微吟暗自伤”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快乐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处境的自我哀叹。他低声吟唱,试图在歌声中找到一丝慰藉,但内心的伤痛却难以消散。

“蔬盘罗野簌,且复荐壶觞”描述了诗人以简单的食物和酒来寄托哀思,试图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到一丝安慰。虽然物质简单,但这份仪式感让他感到与逝者之间仍有一丝连接。

“放声聊一哭,掩袂出长廊”是诗人情感释放的时刻。他大声哭泣,以表达内心的悲痛,然后擦干眼泪,走出长廊,继续面对生活的挑战。这一行为既是对逝者的告别,也是对自己坚强意志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失去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在哀伤中寻求慰藉的努力。它不仅是一次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人类普遍面对生命无常时的共同体验。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答何文起见怀

韶景延初霁,晨曦灿中林。

未测西林里,春华几许深。

阳陂擢新荑,幽谷啭鸣禽。

流辉如曳练,兴霞似卓簪。

恻恻岁光迈,悠悠恋赏音。

岂不眷西皋,轸念滞愁霖。

故人枉惠好,投我怀春吟。

以彼玄栖想,怜余畸世心。

劲翮知投薄,脩鳞思泳浔。

嘤鸣自有感,长谣报断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和平子寄宿中林

只在此林庐,同欢不同宿。

书声近相闻,得句还相续。

凉雨澹幽轩,宵吟恒达旭。

晨兴理盥栉,散虑恣遐瞩。

叶光鉴初影,房栊霭新绿。

池鱼弄浅漪,谷鸟啼深竹。

耳目既无营,舒散任童仆。

入林虽未深,喜无往来躅。

形式: 古风

月上

前山白一点,林木未分晓。

凉露濯素辉,薄云承初照。

虚壁乍流光,隔帘看尚窅。

形式: 古风

溪馆夜坐(其一)

空阶草露泫,乍闻凉雨滴。

不觉池流入,潮痕添一尺。

残月印波光,遥遥荡孤石。

风林叶一声,恍若有人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