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姜文进

瀰瀰江中水,黯黯江上树。

眷彼同心人,胡为忽异处。

驾言从扁舟,积雨不可渡。

愿随双黄鹄,庶以相会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的作品《答姜文进》,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水、树木以及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瀰瀰江中水”,以“瀰瀰”形容江水的广阔无垠,给人以辽阔深远之感。接着“黯黯江上树”,以“黯黯”描绘江边树木的苍茫与沉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

“眷彼同心人,胡为忽异处。”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相聚不易的感慨。诗人以“同心人”自喻,表达了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而“胡为忽异处”则表达了对友人突然远离的不解和遗憾。

“驾言从扁舟,积雨不可渡。”诗人想象着自己乘坐小舟,希望能够穿越风雨,与友人相聚。然而,“积雨不可渡”又暗示了现实的阻隔,使得相聚的愿望难以实现。

最后两句“愿随双黄鹄,庶以相会晤。”诗人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够像传说中的黄鹄一样,跨越重重障碍,与友人相见。这里运用了黄鹄的典故,象征着对友情的执着追求和对相聚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相聚的强烈渴望。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蕴含着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赠柴取中

东风扇微和,万卉敷春阳。

盈盈桃李花,烂然竞容光。

绵绵路傍草,根株亦交相。

及时起凉飙,零落随秋霜。

争如谷中兰,清标压群芳。

虽无艳冶姿,而有冷淡香。

奈何岁华晚,保此故意长。

伤哉绿绮琴,纫佩罗衣裳。

视彼同心人,德音实难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夜宿斗门与朱氏原兼呈再从叔

予生二十年,始解访同族。

缅想姑祖亲,悲喜相交属。

如何百年内,情好复断续。

登堂思高曾,入门拜伯叔。

弟妹相惊呼,问是几世服。

源远末益分,膏泽犹未沐。

倾家出相见,喜气溢肠腹。

场头禾黍登,牖中酒醴熟。

端不为盘餐,聊以慰情曲。

我本季世孙,今当远行役。

生年能几何,欢会宁可复。

同姓古所敦,去去勿尘俗。

感激忠孝心,因之以相告。

形式: 古风

林居秋兴

凉风起天末,新凉入丘墟。

晏坐当前楹,陶然读吾书。

俯视庭草萎,仰看浮云舒。

山气日夕佳,灌木阴以敷。

轩冕岂不贵,而乐自有馀。

愿子保令终,因之相与娱。

形式: 古风

挽钟处士

丹山有灵鸟,文采相颉颃。

饥餐琅玕实,渴饮瑶池浆。

清音谐韶乐,锦羽映朝阳。

飞飞燕雀群,俯仰被馀光。

颠风折梧桐,鸣凤忽摧伤。

孤凰抱哀思,辑羽不复扬。

徘徊念同侣,躯命倏销亡。

翩翩九苞雏,览德岐山冈。

皇皇奋南征,哀鸣激中肠。

容华不自爱,宁辞关塞长。

死者不复生,龟麟总茫茫。

愿言勿残毁,阿阁正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