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斗门与朱氏原兼呈再从叔

予生二十年,始解访同族。

缅想姑祖亲,悲喜相交属。

如何百年内,情好复断续。

登堂思高曾,入门拜伯叔。

弟妹相惊呼,问是几世服。

源远末益分,膏泽犹未沐。

倾家出相见,喜气溢肠腹。

场头禾黍登,牖中酒醴熟。

端不为盘餐,聊以慰情曲。

我本季世孙,今当远行役。

生年能几何,欢会宁可复。

同姓古所敦,去去勿尘俗。

感激忠孝心,因之以相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族情感的深切怀念与感慨。开篇“予生二十年,始解访同族”,诗人感叹自己虽已成年,却才开始懂得探访家族成员,流露出一种对过往无知的遗憾和对家族亲情的渴望。接着,“缅想姑祖亲,悲喜相交属”表达了对已故长辈的思念,既有悲伤也有喜悦,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如何百年内,情好复断续”一句,诗人反思家族间情感的波动,虽然曾经情谊深厚,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关系又变得时断时续,流露出对这种变化的无奈和感慨。接下来的“登堂思高曾,入门拜伯叔”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族长辈的尊敬和怀念。

“弟妹相惊呼,问是几世服”描绘了家族聚会时的情景,兄弟姐妹间的互动充满了温馨与好奇,而“源远末益分,膏泽犹未沐”则反映了家族分支增多,但共同的家族恩泽还未完全普及到每个成员,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团结的期待。

“倾家出相见,喜气溢肠腹”表现了家族成员重逢时的喜悦之情,这种喜悦不仅仅是表面的,而是深入内心的。接着,“场头禾黍登,牖中酒醴熟”描绘了丰收的景象,预示着家族的繁荣与和谐。

“端不为盘餐,聊以慰情曲”表明了家族聚会不仅仅是为了食物,更是为了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交流。最后,“我本季世孙,今当远行役”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家远行的感慨,以及对家族未来的担忧。

“生年能几何,欢会宁可复”是对时光易逝、相聚难再的深深忧虑。而“同姓古所敦,去去勿尘俗”则是对家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呼吁,希望家族成员能够保持纯洁和高尚的品质。

“感激忠孝心,因之以相告”则是诗人对家族成员的忠告,强调了忠诚和孝顺的重要性,希望家族成员能够相互扶持,共同维护家族的荣誉和团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族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族亲情的珍视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家族团结、传统美德传承的期望和呼吁。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林居秋兴

凉风起天末,新凉入丘墟。

晏坐当前楹,陶然读吾书。

俯视庭草萎,仰看浮云舒。

山气日夕佳,灌木阴以敷。

轩冕岂不贵,而乐自有馀。

愿子保令终,因之相与娱。

形式: 古风

挽钟处士

丹山有灵鸟,文采相颉颃。

饥餐琅玕实,渴饮瑶池浆。

清音谐韶乐,锦羽映朝阳。

飞飞燕雀群,俯仰被馀光。

颠风折梧桐,鸣凤忽摧伤。

孤凰抱哀思,辑羽不复扬。

徘徊念同侣,躯命倏销亡。

翩翩九苞雏,览德岐山冈。

皇皇奋南征,哀鸣激中肠。

容华不自爱,宁辞关塞长。

死者不复生,龟麟总茫茫。

愿言勿残毁,阿阁正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黄主事挽诗

闻有高世士,筑室章贡间。

弱冠失父母,门户一线悬。

独立无人境,巍然亘前山。

起视丘垤群,坐我千仞巅。

娶妻良家女,生子当世贤。

煌煌五色诏,星星双鬓斑。

如何两楹奠,一梦起长叹。

伤哉同室亲,躯命不复延。

泣尽继以死,携手入重泉。

嗟彼未亡人,区区何独难。

形式: 古风

永思堂为刘廷宾赋

哀门历多故,生当元宋间。

高曾及祖考,累世事更迁。

风尘浩无际,兵车日豗喧。

羁危不自保,趋走恒穷年。

丧乱忽已平,营业亦周旋。

欢娱不经目,忧伤閟重泉。

昔常念寒燠,高居复华裀。

弱息久穷嫠,儿女日以殷。

缅怀颠沛时,门户朽索缘。

湍流一解手,宗祀付沈渊。

于焉涉艰阻,乃欲遗曾玄。

胡为祔祫馀,双亲中道捐。

远慕已无日,近哭悲终天。

沧波渺东注,白日中霄悬。

悠悠穹壤间,遐感何时諠。

形式: 古风